刚吃过饭,闲来无事的自己便拿起手机刷起了新闻。头条是必看的,今天的头条意在曝光俏江南黑厨内幕。说实话,小编也曾混迹于后厨,供职过不下三家连锁餐饮店。所以,自然对这种事情比较关注。
言归正传,新闻发自中国山东网,条理清晰,声色俱厉。现截取几张图片列举如下:

这种现象会在大扫除的时候出现,大扫除通常一周一次。清洁原料通常会是洗洁精或者洗衣粉,如遇顽固污垢,会考虑氢氧化钠之类的玩意。如果你问我餐厅人员怎么吃饭,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员工餐已经做好了,当然,有的员工已累得人仰马翻,索性不吃了。至于客人用餐,正规一点的餐厅此时会不再接客,即便接客,会在单独的一口灶上进行烹制。

这种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店内生意一般,而进货量偏大,鱼类等海鲜在离开原有水域后无法长时间存活而接连死去。为了,节省成本,餐厅会选择将死鱼进行冷藏或冷冻处理。当然,稍微有点自觉性的餐厅会在选用此类死鱼食材时,检查有无异味,变色,如有此类现象,会毫不犹豫地扔掉。
像UC新闻当中提及的“上吐下泻”情况,我想涉事餐厅的负责人怕是丧心病狂吧!

商场里面的餐厅在这方面的管理还是较好的,很少出现此类现象。当然了,还要多说一点,会有专门的“试菜员”。他们会有自己专用的筷子,试菜也只是随机选择,选取一点菜量。
至于商场外的门店,小编只能说令人堪忧。

小编之前“混迹”的餐厅属于西北菜系,口味相对清淡,没有像水煮鱼,水煮肥肠之类的菜品。所以,不存在回收“口水油”这种令人作呕的情况。当然,在厨言厨,自己还是听到过身边曾就职火锅店的同事讲过此类事情。这位同事曾说有点规模的火锅店和大点的川菜店会经常回收口水油。究其原因,一来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来是因老油(即口水油)会越熬越香。所以,小编几乎不吃火锅,即便要去,也会事先了解一二。

这种低级错误在小编曾就职的餐厅中从未发生。资质较好的连锁餐厅或个体餐厅商户会将健康证放置在前台显眼处,毕竟健康证和身份证是从事餐饮行业的两个重要证件,缺一不可。

健康证一般由市级或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体检医院也由该机构进行指定,检查项目会包括血常规,胸透和肝功能,同时化验排泄物常规。有效期为一年。
总之,在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过节或者应酬,自然少不了“下馆子”。既然如此,小编建议大家选择网上口碑较好或者身边朋友推荐的餐饮门店,不要一味追求折扣优惠或者低价。当然了,如果有条件,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些拿手好菜。
最后,献上自己亲手烹制的“椒盐大虾”!!

原文转自公众号8090s易筋经

ps:请注意图片中的时间......其它不多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