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状态是:优秀了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的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接受A和-A交替存在,才是一个常态。更多时候,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经意间-A就发生了。如果它一定会发生,为什么不能是这次呢?
一. 我要强
今天看「丛非从」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你只懂得如何优秀,却不懂得如何去爱》,情绪崩溃。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好友,我说:
我拼命让自己变优秀,那么要强,不是因为我不需要亲密关系,我只是太没有安全感。
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傻傻地活在爸妈的庇护下。但人长大了,路要自己走。要想自己过上理想的生活,也要让父母有一个舒服幸福的晚年。我不相信这世上除了我爸妈还有谁能让我依赖,我的安全感我要自己去挣,别人承诺的我都不信任也不接受。所以每次他似开玩笑似认真地跟我说“我养你”的时候,我一点儿感动都没有,反而在心里更加坚定了“我要靠自己”、“我会靠自己”、“我能靠自己”。
去年有一次心情极度低落,发了一条朋友圈:所谓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那段时间我闹分手,处于冷战期) 他在下面评论:“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路痴有人接,胆小有人送,玻璃心有人依靠。反倒是你,什么都会,什么都能一个人搞定,所以你不需要别人爱。”
嗯。
要强,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是因为缺爱。
二. 我抗拒与人“亲密无间”
前段时间做心理测试,有一道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13938/ae7515b121a75848.png)
不假思索做出这个选择之后,我陷入了思考——这个长期存在的潜意识,给我造就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而后我发现一个现象:我现在学校里每天碰面的同学,他们没有一个人了解我,我不曾与现在大学里的任何同学谈过心。而我经常心灵交流的朋友,都在其他省份城市。
也就是,物理空间上离我近的,我就心灵上远离ta。只有物理空间离我远的,我才可能与之心灵靠近。
物理空间和心灵上的接近,只能二选一。我不会让一个人同时在物理空间和心灵上和我靠近。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吗?直到看到这个选项,我才明白,原来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害怕被别人的需求和要求耽误自己的事情。
我想起室友小七。大一的时候,班上同学她最黏我。吃个饭、买个东西、散个步,经常要拉我一起,我推辞 她就会跟我撒娇。我不理解,为什么干个什么事都要人陪呢?一个人待不住吗?
后来我经常有意避着她,怕被她“逮”到我的闲暇时间。当然心里是有愧疚的,因为她确实对我非常好,非常信任。可我是一个享受独处的人,需要非常多的个人空间,不能忍受跟一个人“亲密无间”。
三. 幸福是这么简单
今天中午,睡前调了闹钟,36分钟后起床;结果睡得太好,闹钟响的时候不想起,于是把时间推迟了半个小时;再响的时候还是觉得睡不够,又推迟了半个小时。所以今天中午睡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因为学校有课,不得已起床。起身前单曲循环了几遍周笔畅的《笔记》,听着听着心里暖和了。
可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仅仅因为午觉睡了一个半小时,我就觉得很幸福?
我大概是太久没有这样“纵容”自己了,总是给自己设置30-40分钟的午睡时间。而今天仅是多睡了一个小时,我就幸福到哭了。我是把自己逼到什么程度了呀!
四. 生活可以很简单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个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13938/6c7901fee6b4a5a7.jpg)
我看了一会儿,豁然开朗——
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
五. 允许自己有低落期
「丛非从」说:
优秀了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的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接受A和-A交替存在,才是一个常态。更多时候,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经意间-A就发生了。如果它一定会发生,为什么不能是这次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13938/cda9952f8f51d9c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