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云: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之所以变得骄奢淫逸,主要原因是生活得太好了。而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去掉骄奢淫逸的心态与行为,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比如学中医吧, 大多数人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中医很牛逼,无所不能,加上自己觉得技术也很高,便目中无物,生出几分骄奢淫逸,从而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后果。
一
高考进入大学那年,生了一年的皮肤病,进入大学后,也就是下半年。那半年都是在读医书的过程中渡过,等到第二年,这个皮肤病居然自己就好了。这时我就明白过来了,当一个人真能正心诚意的时候,是很少生病,且自带养生功能的。那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诚意啦?
在诸子百家的经典书籍中记载,各有各的方法,儒家的在《大学》、《中庸》、《论语》之中,道家的,就我我看过而言,主要在《庄子 达生》篇里,杂家的如《管子 心术》上下两篇,医家如《黄帝内经》中都是有方法的,而这些方法是在毕业后到处游历后领悟的,以后的故事会说明。
二
我跟很多人一样,身体一好,精神舒展,就贪图安逸,不再认真学习,没事就去游山玩水,到处看看美女、看看风景。就在此时发生了存医废药事件。作为喜爱中医的热血青年,怎么容得下别人乱叫?
当时就心想,自己现在中医也学得一般,而且人微言轻,说什么都没人信,要怎样才能振兴中医药事业,应该从哪里入手比较好?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学校里,有一个地方在摆摊,都是在招收社团成员,当时就灵机一动,参加了跟中医有关的社团。
其实就大学的社团,大部分脑补都能想到里面什么个情况,为了以后工作好找一些,为了混社会多一些经验,真搞学术的有几个?
所以我在进去后,不到两个月,因为说错一句话,把所有的利益矛盾点都给说穿了,然后就被“官场”潜规则给潜规则了,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的活动都不会有我的身影。
三
这次的事,就像一盆冷水,浇灌了我的全身,也把功名之心灭掉了很多。当时就想既然时不与我,不如退而读书,不问世事。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事,就怕专一、认真四字,只要肯下苦工,何事不能成?
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自己研读《内经》,没事的时候就去爬到楼顶去夜观天象,时不时给同学算个命、批个八字,慢慢就开始有了关于一个神秘人物的传说,而那时我还想着去拜访那位传说人物,谁知道最后找到的竟然是自己。
那时起,每天起床就泡在图书馆,看各种医书,查阅各种古籍,上至天文地理,中至老庄释典,下至医药养生,甚至占卜星相,因为这种专注与执着,慢慢不知天有寒热,肚有饥饱、人有燥静,也导致了自己形容憔悴,枯瘦如柴,发如鸟窝,不似人样,整个人透露出一种沧桑与暮气。
熟悉我的朋友就知道,那时我刚毕业的时候,见到我,还以为我是一名老中医,看起来比较老,都是在图书馆泡书,耗了无数的心血才如此。后来自己开始注重养生,又开始逐渐变得年轻,常常在坐诊的时候被问:小子,你是医生么?怎么看起来像高中生?会不会看病啊?快去,把你师傅叫来!
坚持了大概接近一年后,发现看了那么多书,基本没有一本是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于是就想,是不是应该找个师傅来指导一番。也许是心诚则灵,想找师父没多久,老天就派了一个师傅及其一场很大的际遇,送到了我的面前。
也正是这样一场际遇,改变了我很多对中医的认识与学习,从而真正的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