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节约的姐姐,最近居然让我给她买一款近3000元的手机,要知道我这位亲爱的姐姐在这之前可是从来没有花钱买过超过一千元的手机的,曾经有几次向她推荐过超过一千元且性价比还不错的手机,她虽然喜欢但是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的理由是:手机能用就行了,买这么贵的干嘛,我这不足千元的手机接电话拍照什么也没少!
可是,这次姐姐居然主动向我提出要换一款2999元的手机,并且也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直接把钱就打给我了,于是我就在某东上给她拍了她想买的那款手机,当她拿到手机后我问她:“姐,你怎么舍得换这么贵的手机了?”,姐姐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厂那个王薇IPONE一出来就换新的,六七千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我觉得我这个两千多块钱不算贵啊!”。听到这,我知道姐姐现在换这个款手机原来是受了同事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她同事王薇的在手机上的消费习惯,在她心中形成了锚定效应,所以对比之下姐姐觉得自己的消费非常的合理。而在这之前,姐姐身边的人,大多是还是用着劣质的山寨机甚至是老人机,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用高端的智能机,所以她之前心理锚定的是那些几百块钱的手机,因此消费观念也就受到了影响。
仔细想想,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商业还是生活,无处不充满这种锚定效应,商业上一般的影楼、参观等商业机构会特意设计很多个套餐,其中有一到两个套餐一定是价格高得你够不着,同时也会有一些中低价的套餐,推销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先向你推销那些价格高得离谱的套餐,然后在你觉得贵的时候,马上拿出一个服务项目差不了太多,但是价格适中的套餐介绍给你,然后你心里一对比觉得这个价格加上这些服务跟上边的对比起来太划算了,于是你感觉像捡到了便宜一样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个套餐。这也是锚定效应在发挥着它的作用,那个高得离谱的套餐成为了消费者心理的一个锚点,从而促使低价格的套餐成交,像这样的例子商业上比比皆是。
在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同样也多不胜数。工作中,和你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升职了,没有你,你很不开心。你升职了,和你同批次进公司的同事职位没变化,你窃喜。你升职了,可是你发现和你一起进公司的同事连升了两级,于是你有些失落。等等这些都是由于你心中锚点的变化而形成的锚点效应。生活上,老王家嫁女儿,隔壁老张家的嫁女儿的彩礼就会成为老王心中的锚点;小李媳妇经常教育自己家四岁的宝宝,要像对门小杨家四岁的宝宝学习,人家都会背唐诗了,对门小杨家的宝宝就是小李媳妇教育孩子的锚点。
总之,锚点效应很多时候左右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人作为社会的产物,很难跳出这个效应,我们需要不断地打磨自己去分清这些现象的本质,从而在面对锚定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时,能够坦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