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抒情诗词歌赋往往自成一派,追求静寒境界,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表达着诗人浪漫抒情的见闻和感悟,所以提到中国文人墨客的诗歌便会用“含蓄婉约”来形容,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古代诗歌的另一特点便是它的静寒境界,白纸黑墨勾勒的亭宇翠竹、芙蓉泣露或是蜿蜒流淌在画卷一角,或是点缀在宣纸中央,再配上扑朔迷离的词句给予人无限遐想空间。
“独钓寒江雪”不过虽说这种渲染营造出的是寂寥空虚,但却不乏灵动飘逸,“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静衬动,虚实结合便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说这一类诗歌出自骚人墨客,那么民间的口口相传的民谣小赋便更加深入生活,充满灶台烟火。 说到民间诗歌,再也没有比《诗经》更加反映古时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么接地气的作品了,更准确的说是《诗经》中的《风》。
《七月》“风”即“土风”、“风谣”,顾名思义描绘了各地民风民情,爱情与生活等方面,故也称其为“十五国风”。像《诗经·秦风》中的《蒹葭》、《黄鸟》;《诗经·豳风》中的《七月》;《诗经·卫风》中的《木瓜》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就拿《七月》来说,“七月流火……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短短几句诗,就描绘出阳光明媚,黄鹂啼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纤纤玉手采摘桑叶的活动。
《七月》踏着欢快的节拍,自己自足,丰衣足食,这种通俗易懂的歌谣是先民生产生活最朴实,最真切的情感流露。 值得一提的还有两汉文学中的汉府民歌。汉乐府的任务,除了为文人创作的诗歌谱曲排乐,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汉书 · 札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说的就是采集民歌。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诗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相比今天的叙事散文跨度更大,乐感更强。
《孔雀东南飞》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另外大家耳熟能详的还有像《长恨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千古名句。到了隋唐时期,国力鼎盛,选官用官制度得到改善,大批寒门弟子脱颖而出,唐代作家作品之多是前所未有,空前鼎盛的,随之而来的是词的产生与发展。 唐代诗歌和六朝歌谣﹑元代杂剧和五代以来民间词曲皆直接取材于民间或间接再创作,天机自动,朴素混成。其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在表达方式上频繁运用赋、比、兴、复踏、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
驼铃小调简言之,民谣文化源于生活,产生于实践,作用与现实。优秀的文艺作品永远离不开人民群众,对生活采风,对现实收割,对实践磨合。朝,听驼铃声声,麦浪山钟;夕,墨银莲花语,璧坐玑驰。
马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