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一篇文章,表面上看就是一阵子的事,其背后则需要很多的积淀。教师不妨结合自己对自己定的要求,有意识地拉长写作时间,多注意积累,多收集相关的素材。
比如不少学科每年都在固定时间评选论文,这已经成为惯例了。教师想参加论文评选,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去用心准备。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往往在论文需要提交之前才匆匆去思考去写,这样的“急就”文章有多少含金量,自然可想而知。一般来说,教师如能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谋划一篇论文,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比“急就”文章好得多。
无积累不成文。好文章是平时铸就的,最后的成文只是“最后一公里”工作。教师从事教育写作,除了职称评审或名优教师评选有要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文章的发表,提升自身的专业影响力。尤其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篇有影响的专业文章,通过微信、微博的广泛传播,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