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边界》读后感
且不说阅读体验了(大段的抽象论述,极少具体事例),思想上也是味同嚼蜡。大哥,会不会是你把「知识的产生」&「知识的利用」混在一起了?书籍📚只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但网络不一样,在网上会碰撞出新知。书中很多的纠结就在于没把这两者分开。如果单看传播效率,这本质上就是个通信问题,就是个控制信噪比的问题。如果是讨论知识如何产生,则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系统如何得以保持低熵的问题。
并不是书的线性写作 / 阅读方式限制了思维,更不是换成网状写作就一定能解决。之所以强调线性写作的局限,不过是因为一个事物很难在单一维度下定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多个视角下的定义 / 切面才能模糊地把握全貌(嗯,是的,盲人摸象🐘啦)。而链接🔗无意中提供了这一功能。
所以说,书📚的问题不在于它是线性的,而在于写作方式上:几乎不会有作者奔着「知识复用」的目的去输出吧?更多地都是图写得爽表达。像知乎上自发形成的「TL;DR」(too long; didn't read)就可以看作某种「知识复用」的尝试。以后会不会有那种「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一本书,解释一件事」的作品出现呢?先抽出核心模型,再展开论述。更何况受到大脑🧠「信道容量」的限制,可能也要求「知识可复用」。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把信息稀释到大脑🧠可以接受的程度?
之所以评价这么低,可能是没达到开卷之前的预期吧。本来感兴趣的是「如何组织信息以高效产生新知?」,结果完全没得到半点启发。好歹梳理一下历史上那些高效的信息交换系统(比如:图书索引、引文系统)吧?!我想知道的是:网!络!如!何!让!我!们!获!得!独!特!的!信!息!优!势!
全书就网络言网络,格局太小。隔靴挠痒,味同鸡肋,通篇有模有样地分析网络的特征,其实全是些表象,完全没有触及网络的本质。比如什么网络体验的「丰富性、链接、无需许可、公共性、未觉性」,这都是些啥😱。其实不过是想说信息社会刺激更强、获取知识的成本更低、知识的流动性更强。网络革命的背后是信息革命(继能源革命之后,信息利用、交换……效率的极大提高),而其背后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出的一系列理念支撑(比如:规约啦、分层啦、时间与空间的折中啦、解耦啦、大规模可叠加复制简单模块啦……)。
甚至没有去分析网络威力的源头。网络的价值源于它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匹配的成本,进而降低了接入的成本(想不起来)、迁移的成本(想不到)、交易的成本……请来点实际的深度解剖,我们不要这种只可远观的舔狗姿态。
更不爽的是作者那副虚无的说辞。以「应对信息爆炸💥」为例,「重新造轮子」就好了啊。之前读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不知所云。自己动手写一遍,就大致清楚了。实作一遍,即知深浅虚实。这是不是信息时代的「预习」呢?更何况网络上那么多保姆级教程,实作成本越来越低。什么「知识网络化」以后的困境,哪有那么多为难又无解的境地,只有没深入、不具体。
曾经,我们的祖先身处信息贫瘠的环境,使我们养成了囤信息的习惯,但到了当下,这就像「糖尿病、肥胖什么的变成城市病」一样变成了信息社会病。我们不能再细嚼慢咽了,而要快速甄别、果断丢弃。信息处理的方式也应相应改变。
是的,信息社会好东西多了,坏东西也多了。我们更要提高品味,吃到坏味道赶紧吐掉。怎么提高品味?这是个大话题,但至少不是抖音给喂出来的吧。还是得见识过好东西。什么算得上好东西?那些理解世界运转的知识(头顶的天空、心中的人性……),永不过时。
是的,世界变大了。我们更要缩小影响圈,更加关注那些能影响现世的知识,迅速挖掘出它的核,实战➡️迭代➡️完善。
哪有那么多假想出来的困境,Just Do it ! 上!干就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