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馨语馨愿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
《乡土中国》:不易读却很美

《乡土中国》:不易读却很美

作者: 为你写思的哥布林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06:10 被阅读0次

    《乡土中国》是我们四人读书会今年正式共读的第一本书,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起初我颇没有把这本薄薄的6.5万字的书放到眼里,可是看了导读部分之后委实让我心里有些没底,因为导读部分是告诉读者如何阅读这本书的。


    如何阅读这本书

    导读中提到书的“读法”取决于书的“类型”,像《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性论著,一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专业阅读,目的性强,往往要带着专业的问题去和书“对话”,吸收或者质疑其中的观点。这是学术探究的读法。第二种是普通的非专业的阅读,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两种阅读并非截然区分,有交叉,但各自的阅读取向与方法有所不同。

    还好这本书有两种读法,让我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种普通的非专业阅读~

    第二种读法,可以让读者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面,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还能探索一下阅读这类书的门径,甚至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了。阅读可以促进写作,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也不要老是想着会有什么收获,那会败坏读书的兴趣。

    《乡土中国》属于社会科学类的书籍,这类书籍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阅读这类书籍,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


    粗读

    首先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这可以通过看序跋,看出版介绍及相关评论实现。从中大致清楚作者和写作背景,看他为何要做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这是粗略的“预读”,做准备的。《乡土中国》是在后记中把这本书的背景、写作经历,以及写书的目的进行说明的。

    除了看出版介绍、读序跋,还应当看看目录。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的标题或目录中。看一遍《乡土中国》的目录,可能对其中有些名词或者问题不怎么懂得,也可以有些是感兴趣的,回头再想想后记中交代的研究背景,我们对这本书的主旨,便有粗略的了解了。

    然后可以浏览全书,不要求深入,但要有整体的感觉。既然是“粗读”,那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把全书快速过一遍。每个章节的开头或者结尾可多花些功夫,那里往往会提出观点,看到那些阐述观点或者定义概念的句子,可能比较重要,顺手就圈划下来;其他部分则可以一目数行,“扫描”过去,看懂大致的意思就行。这样蹦蹦跶跶读完全书,“第一印象”有了,某些疑点和兴趣点呈现了,阅读的期待自然也发生了。“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


    细读

    “粗读”之后,就进入了“细读”,主要是分析性阅读,社科类书籍的阅读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松随性”,在阅读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多一些理性思考。(其实我读小说的时候也是有思考的啊~)

    “细读”的要义是“抓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把某些现象或者事物所体现的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说法”(往往是某一个词句),这就是概念。

    比如,《乡土中国》中就提出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为政治”等等诸多概念,“细读”时要作为重点去“抓”。“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

    问题是,怎么去“抓”概念么?以像《乡土中国》为例,这就要callback前面粗读时看的后记和目录,其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们“抓住”。然后再到正文中去寻找和琢磨前面说的那几个问题。凡是提出概念或者定义的句子,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要顺手圈划下来。读完全书,回头再看那些圈划和琢磨过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排列在一起,这就如同有了一张阅读的“线路图”。

    在《乡土中国》中,几乎每一章都提出一二个概念,其“层级”可能比体现主旨的那些核心概念要“低”,但也都从不同侧面论证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最终完善了对乡土社会特质的论说。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好每一章提出的概念,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时,想想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阅读社科类论著,还会经常碰到专业术语(文字下乡里提到的“行话”是不是也属于一种术语,哈哈)。术语是用来限定或表达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主要在所属专业领域内使用,行外的读者如果不懂其特别含义,就难于理解用它来展开论述的内容。所以阅读社科论著,要努力弄清楚其中专业术语的意思,扫除阅读的障碍。


    特色

    导论中提出:这本书论述非常简洁有力,有几点很值得借鉴。

    一是论点鲜明,每一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量把论点凝结为一种“说法”,一个概念;

    二是论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强调“对话”,和学界不同的看法“对话”,以此凸显自己的观点;

    三是论证的求实,靠材料说话;

    四是大量引证传统典籍材料,有些引文是人们所熟悉的,但纳入本书的论述系统,就可能“翻新”出新的涵义。


    作为一个懒人我没能完全参照导论里介绍的方法来阅读这本书。有一说一虽然作者的成书时间是1948年,离现在的我们稍微有些远,可是作者笔下的内容还是很吸引人的,特别是还举了些当时有趣的例子,增加了阅读中的乐趣。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有读《乡土中国》这类书,我觉得它一本不是很容易读的书,还好我只是外行看热闹,还看得挺热闹~

    文字下乡

    文字为什么要下乡呢?从前的农民不用识字一样可以把耕种中和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好,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对这块地和生活在这地方的人都很熟悉。祖辈们早已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他们掌握了和这块地,这些人打交道的门道。(但口口相传的东西随着传递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有缺失和偏差,甚至如果出现灾难导致团灭,那么这部分知识便也会随着消失。而文字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使得人类的知识得以被记录和保存。)

    当时人口流动性很小也没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可能更容易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成为村落,所谓的乡下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多人在观念上也发生了改变。如果想到外面去,求学和打工是比较主要的手段,而求学必然需要识字,打工对识字的要求也许不高但如果大字不识一个就很容易受骗。这让我想到9年义务教育,当初提出9年义务教育是个伟大的创举,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有了识字的机会,而识字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看成是遨游知识海洋的一片小舟。

    种植

    书中提到曾经中国人走到哪里首先想到的是种点什么东西到地里,看看能不能结出果实当粮食。为什么现在这种做法很少了呢?个人觉得当时中国大部分都是乡下人,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且人想生存下来首先要有吃的,吃的东西要么拿钱买要么自己种,有时候拿钱不一定能买到,即便能买到也未必出得起钱。

    还有一种可能是当时的社会阶层讲究的是:士农工商,除了士外,农的社会地位排在第二位,即便生活的水平不一定有工和商滋润,但讲究面子的乡下人还是很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礼制

    礼法不等于礼仪和礼貌,礼法其实是一套规矩,不按规矩做也许会收到惩罚也许不会,但会收到别人的嘲笑或指责。我们现在说的法和书中提到法与当年商鞅在秦国推行的法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哥布林读书编号:24-08T371

    书名:《乡土中国》

    作者: 费孝通

    哥布林的读书笔记 - 文集 - 简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不易读却很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wc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