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自己精心打磨过的文章反响平平,偶尔随感而发的文章却阅读破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高手写文章都在避免的3个逻辑误区,请看下面内容:
从表达逻辑到倾听逻辑;
与人聊天,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听自己好好说话,写文章也是如此,而且写文章是一对多的形式,写作者有这样的奢望,但能不能满足的决定权却在读者手里。大众的某些问题具有普适性,找出这些问题,用文字写出读者内心想要表达但没有表达的问题,仿佛你作为倾听者,在肯定读者要表达的问题,再用文字以表达者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样仿佛是在读者进行一次沟通,阅读变成了读者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
从得到逻辑到给予逻辑;
写作者的目的肯定是想得到什么,但有舍才有得,在考虑自己可以得到什么的时候,优先问自己:读者凭什么要给我?读者可以从我这儿获得什么?我要给出什么才能换取回报?读者不傻,但读者或多或少都存在没有自我觉察的问题或者已经面临的问题,他们需要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的提供才是我们写作的突破口。然后在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自己的产品。
从自我逻辑到服务逻辑;
自嗨式写文章是每个写作者必然面临的一个坑,你想写什么是你的选择,同样读者想看什么是读者的选择,我们谁也不能强迫谁。不过,作为写作者,我们写作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价值,纵然有真金白银,但读者不买账,一切付出都是白搭,信息爆炸时代,你纵使干货满满,论证精彩,但读者也会一略而过,花费90%的精力完善内容,却不愿意花10%的精力来完善标题,排版,配图和互动,读者会自然而然的疏远你,你能更好的服务到读者,予以方便,读者才更容易接受你,为你买单。
想要写出好文章要在生活中多多观察,倾听读者内心的声音,想要得到必须先学会付出,坚持自我是原则,服务读者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