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房子的感情如同农民对田地的感情,无则思有,有则思多。父辈如此,我们也如此。
小时候并不觉得平房与楼房差到哪里去,不过对醒来能从高处往外看的同学有些羡慕。刚工作的时候也对房子的价值也没有全面的认识,直到读过一本书之后才知道房子具有投资和保值的作用。
书名早就忘掉了,关于房子的内容还记得一部分。大体是说男主角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借款开厂,买了许多厂房和设备,开厂之后不久便碰到通货膨胀,男主角只是出售了几间小屋便还清了所有借款,多出来的厂房和设备相当于白赚。但那时还没有认识到和平年代房子依然存在巨幅升职的可能,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未还款发愁。
真正认识到房子的重要性是在结婚的时候,说丈母娘决定中国的房价是开玩笑,但婚姻却是买房的重要因素。成家立业,连睡的地方都没有,又怎么能称为成家?老一辈这样认为,很多同龄人也有一样的想法。如果结婚时不为房子发愁,中国的房价基本就不会往上升了。
我也过了很长一段租房生活,识句实话,却实没有主人翁的感觉,房东是随时可以涨价的,屋子脏了也愿打扫。不像现在,晚上睡觉前都会收拾一遍。
昨天有酒场,也和朋友说起房子,各自评论房价及与其有关的地段,开发商、配套设施、绿化率等。这似乎和农民讨论土壤的成分、肥力、用水是否方便差不多,想想我们大都是农耕民族的后代,对地产的热爱或许有遗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