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的基本原理
之前对闪光灯一直有个误区,觉得闪光灯就是在晚上的时候当成手电筒使用的,如果是这样的操作,那么拍出来的照片将会特别难看,就比如在手机上相机上开启闪光灯拍照一样的效果
那么闪光灯
的用途在85%
的情况下是白天用来补光用的
闪光灯
的用处可以理解为:太阳是主光是自然光,那么闪光灯
是用于控制与主光的光比,也就是控制那些暗影部分的亮度(例如逆光下的人像)
在用内置闪光灯的时候,最好要记得把镜头的遮光罩去掉,以为闪光灯的焦距和镜头的最好一致(就是镜头角度和闪光灯角度一直,如果追求其他效果的操作也可以不一致),如果短焦情况下,可能遮光罩会挡住部分光
闪光灯有关参数
想要理解闪光灯
,先得理解几个参数
闪光指数
GN(闪光指数) = 光圈系数 * 拍摄距离(米)
闪光指数是在你买相机或者闪光灯的时候就固定好的了
比如佳能760D
闪光指数约为12
根据公式:闪光指数/摄距 = 光圈系数
或者闪光指数/光圈系数 = 摄距
比如使用指数CN=12
的闪光灯全光输出做主灯拍摄,感光度设定的100
,拍摄距离为3米,则正确的曝光的参考光圈系数为 12/3= F4
又比如使用指数CN=12
的闪光灯全光输出做主灯拍摄,感光度设定的100
,你设定好的光圈系数 = F4 ,那么根据公式可得你只能拍摄3米以内的
光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比如:假设光源到被摄物体距离为1米,照度为100,那么光源到被摄物体的距离为2米时,照度为25
这种概念体现在实际操作的那个地方呢:比如你拍逆光人像,当你摄距比较近时,你发现人脸上的发亮,那么你稍微退后一点(调节灯的输出操作还是比较麻烦的,稍后会说),因为摄距稍微改变一点,就会引起被摄物体物体光亮的急剧变化
闪光灯曝光实验
1.用闪光灯拍摄照片,并且做互易律互换(就是曝光三要素)
你会发现你按照互易律互换公式拍摄的几张照片,亮度根本不一样,按理来说曝光是遵守互易率互换公式,但是在闪光曝光当中互易律不存在的
2.用不同快门速度进行闪光拍摄实拍
闪光曝光跟快门没关系
闪光灯模式
开启闪光灯,按钮如下图 77039FA5-DCBD-4E71-BC30-C5144B142BF1.png闪光灯模式选择,手下按下Q
快捷键
几种模式没怎么研究,还没用到,用到再更新,简单的说:闪光作为主光(也就是闪光占据了大部分光亮的时候)用的前帘同步比较多,而闪光作为辅光的时候用的后帘同步比较多,其实区别并不大,没怎么尝试过,并不是很清楚
闪光曝光补偿
4557DE3B-59FD-4534-A9B4-E81510FA8B1B.png7C49EFC7-1D76-4B40-A510-0D5251BF41D7.png
闪光曝光补偿
和曝光补偿
是两个概念,闪光曝光补偿
是指闪光灯发光的亮度,以控制主体的亮度是否合适
混合光操作
混合光的概念:闪光加上环境光二者综合造成的结果
闪光补光(混合光的技术原理):闪光曝光只与光圈数值有关,与快门没关系
混合光曝光的操作步骤
- 测定环境光(它是连续光)的光圈快门曝光组合(AV模式)
单纯测后环境,可以不用带主体在画面中
-
将自然光曝光组合调整到
手动模式m
,并进行强制闪光 -
调节闪光光线亮度
-
根据拍摄目的用快门控制背景亮度,用闪光(或者是距离)控制主体亮度,用光圈控制主体和光圈两者亮度(因为光圈和曝光有关也和闪光曝光有关系),或者用感光度控制主体和光圈两者的亮度(但是如果感觉提高一倍,后背景的亮度是两杯的关系,而主体亮度的关系是1.4倍)
上述方法很准,但是可能操作比较麻烦,耗时比较久
第二种稍微粗糙的方法
在av模式
,谈起闪光灯直接开拍,后背景亮度通过曝光补偿来调,主体亮度通过距离和闪光曝光补偿来调
无论哪种,都需要注意安全快门速度,如果闪光灯太亮,拿张餐巾纸遮挡住闪光灯就行了,如果是逆光的话,人脸应该要比后背景稍微暗那么点点才自然真实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