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实:三人行,或喜乐焉,或悲戚焉。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容易感受到快乐,有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落中。按常理来说,情绪低迷的人往往会羡慕那些情绪高涨的人。但以心理学理论来分,人的性格和气质是有一定的类分的,这就意味着无论哪种情绪的出现,没有对错之分。如果非分出个高低来,那只能说是于场合的适宜与否。
比如,粘液质的人大多沉默寡言,大概不适宜于讲师一类的行业;多血质的人多半活泼好动,也许不太愿意做像校验之类的繁琐事务;胆汁质的人大都直率热情,但也比较排斥机关事务单位里的人情世故;抑郁质的人喜欢多愁善感,不太适用于聊天谈心,开导他人。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太执着于自己对情绪的处置方式?有一个词叫“爱莫能助”,指的是自己对某人或某处境虽持同情、理解态度,但又囿于眼前的实际情况不能给予帮助。如果我们能将这种处理方式嫁接到处理情绪上,即认同自己的处境,理解自己当下的情绪,但又不过多的干预它:我自悲喜任天真,莫学世人笑痴嗔。
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作: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教大家在新的形势出现时,要懂得审时度势,善于融入新的环境,抓住新的机遇,以此攀上事业的高峰。这是前辈就个人成长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换言之,对我们的情绪是否也可以这般套用经验呢?我的答案是:识情绪者为豪杰。
情绪是我们身体部位运行的反射区,因此,明智的人自然懂得顾虑自己的身体,让情绪趋于平衡。情绪大放大收对身体部位都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例如,经常大喊大叫,情绪激动,除了给人面目狰狞之感,对我们的脾肺也有伤害。同理,千头万绪萦绕于胸,郁郁寡欢,除了给人留下难以接近的印象,我们的心肝也大受煎熬。
在这个大力呼吁团结互助,却常常又陷入孤军奋战的时代,成才固然很重要,但我想,在这之前,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成全自己,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否显得更真切,也更迫切。
记住:生活自有它的情绪,别让情绪左右你。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抛却那些关于情绪的负面影响,爱自己,先从接受情绪开始,做情绪真正的主人,主动和自己的情绪握手言和,争取做一个爽爽快快、真真实实的现代豪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