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的双十一第一次当天在淘宝没有消费记录,一方面是这几年优惠活动提前到11.1开始,另一方面双十一当天的优惠力度越来越低了、过往大量3-5折力度已非常少见。一些喜欢的店铺还是顺应规则在10号晚上重新上架了一些新品,有些完全是可以考虑购买的,对于购买的理由往往也总是能找到很多。然而当1点打开淘宝时,这些想买商品前方的选择按钮变成了灰色(还可以选择其他size),没法买立省100%。
白天刚到办公室就看到有人围在一起讨论晚上冲浪购买的心得,毕竟这场24h持久战也才刚刚开始。中午闲来无事,打开淘宝发现有些商品因为所有size都卖完了被商家直接下架了,我转手搜了下咸鱼,没想到已经有人以5%溢价挂单了。虽然我发自内心不喜欢这些倒爷,但U家产品每次新品的产量都比较有限,一波卖完立刻标售罄或9999元,热门款的存续时间往往只有一分钟。要在往年遇到这类场景,我肯定会懊恼自己为啥不能守着零点进去厮杀,但此时此景我反倒有一丝窃喜,更是庆幸商家直接下架了这些商品,因为我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需要这些东西。
消费需要感性,无论是给消费者营造紧张感、刺激感还是超值感,都能推动下单。近年淘宝提供的购买方式越来越复杂,官方补贴、商品大类补贴、店铺优惠券、订金券等等给精算的猪猪同学们增加了越来越多售前体验,买到最后单品越来越划算的背后往往是购买了更多的单品。当购物车已经满340的时候面对满400减100的券是不是应该再买一个80的商品凑一凑,这时候可能有疑问为啥没有60的商品可以凑,毕竟买的哪能有卖的精这羊毛给你薅到了自己不就亏了。
很多体验过程是具有重复性,在这些重复的体验中多少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果刻意分析并加以修正那就是最基础的复盘。就双十一的购物体验来说,我在四五年前慢慢意识到自己总会购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有些打折力度特别大的单品可能是平时卖得不好,别人不喜欢的其实自己也有更大的概率不喜欢,然后就是一波一波退货。作为一个懒人,往往因为错过最佳的退货时间导致商品烂在了自己手上,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下意识会思考如何能提高购买的必要性。
这里以衣服为例,我慢慢积累了一些小方法:1、如果有实体店优先亲自试下,当下特别满意或对方觉得有需要,可直接购买;2、如果实体店试玩当下不是特别满意,可以伺机再观察一段时间,这种延迟可以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观察,如果特别心心念念可以在达成某个成就的时候,奖励自己或对方;3、筛选长期适合自己的品牌,观察他们的折扣波动时间,比如一些日系品牌会在60天、90天、120天分别给出不同梯度的折扣;4、特定的季节属性,比如双十一对于春夏品的折扣力度会比较大,618则是对于秋冬的折扣力度比较大,这一点如果延申到家电会发现这个时间各不相同。
上面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帮助自己一步步做减法,与其说是用更少的钱购买到了这些商品,不如说是把很多不需要的商品剔除在外。在本文开头我提到了U家的产品往往会随着时间越来越贵,因为只在第一批卖得时候给出一点点折扣,其他时间全年无优惠,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延迟消费其实并不一定比冲动消费要更划算。这种略微有些心痛又从内心深处认可商品价值之时,会提高商品的使用程度。
对我来说延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了一个消费标准中的重要一个环节,他们最终达成了对比贵更重要的小目标。当然花钱这件事本身还是感性的,即使囤到了不需要的东西也不必太过懊恼,而按照自己规则去执行的快乐比消费本身更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