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得到跨年演讲中的收获:中国经济发展的枢纽模型

得到跨年演讲中的收获:中国经济发展的枢纽模型

作者: 武晓明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21:18 被阅读38次

    2018.1.2

    跨年演讲的亮点

    今年的罗辑思维的得到跨年演讲是提到了关于经济发展的新模型,即施展老师的新书《枢纽》中提出的枢纽模型。我觉得眼前一亮,马上来深入学习一下吧。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方向问题,我们也曾担忧,出现增长的极限,出现产业转移的失业问题,出现日本式增长停滞的问题,但一直没有看到理想的观点。

    现有观点,往往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极度乐观派和极度悲观派。乐观派并不关心未来,而是抓紧当下机会壮大自己;悲观派则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认为产业发展必将走向破产和灭亡。
    我一直不能接受现有的理论,但也想不通发展之路。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创新为首的发展理念,但是没有学者给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做一带一路的发展逻辑是怎么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是否是唯一出路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

    2018年跨年演讲中,罗老师花了不少篇幅讲述了对未来中国发展可持续性的分析依据。他主要是运用了施展老师的新书中的思想进行分析的,由于新书还没有上市(当天在得到APP首发),因此这一演讲确实是在思想上依靠一步。
    我关注了两个主要观点:** 一是将产业演化速度维度加入到分析框架中;二是提出“8”字型 的枢纽模型** 。

    产业演化速度

    产业的演化速度是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产业的演化速度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不断加速 的。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车,换代速度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设备也就十几年的换代,现在我们的手机换代速度已经是1年而已。因此,过去几十年关于产业演化的观点将不再适用于当前的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产业的现实。但是当我们加入演化速度后,新的分析框架就能更好的解释当前产业发展状况,并且能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
    我的启发就是现在的时代更要强调创新,因为不创新就会更快的被落下,而创新是利用技术优势的最重要的一环。从近五年来的实践来看,中国领导人早已做出最正确的战略决策!就是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新。

    枢纽模型

    枢纽模型是说在世界范围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应当是双循环的枢纽。就是数字8中的中间连接部位。
    双循环是指:
    第一个循环是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援助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非洲的铁路港口,进而带动这些国家的产品和资源出口,解决中国的原料和粮食问题,而中国则做制造中心,向世界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产品。
    第二个循环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中国,中国则完成资本向生产的循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服务产业。这一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逻辑:中国以开放的发展理念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大力发展自由贸易区,合理利用外资等等等。 中国的未来发展是否有前途,特别是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关键就在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
    通过学习这一思想,我初步搭建了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我的思考

    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分析两个问题:
    一是产业演化速度在高科技行业往往特别明显,那么农业、能源开采业、金融业等行业的产业演化速度方面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不同。这关乎未来投资不同产业时的决策。
    二是全球中心的发展模式,是否只是中国的独享,其他国家是否也可替代?也就是这一模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期待着在得到APP中学习施展老师关于《枢纽》一书的解读,同时我也期待早日拜读原书。我还会翻出2017年12月21日起连续5天的罗辑思维关于专栏《中国史纲五十讲》的讲解(就是施展老师观点的精读),甚至要买下施老师的这门课全面深入学习。与心仪的高人相遇,岂能交臂失之?

    期待学有收获,进而学有所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到跨年演讲中的收获:中国经济发展的枢纽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i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