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松超《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32条
拯救学生的灵魂并不是我的职责,我的职责是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挽救自己的灵魂。
———雷夫
坚持写学生故事,追求的就是推动反思,激活思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那么,如何高效的写学生故事,去达成这个目标?吴松超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从个别学生的成长故事中完成对一些教育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一类学生的教育思路或方法。
写学生故事,除了留存岁月映像,保存内心曾经的感动和珍贵的情感,更具现实意义的是,能够探寻出教育的一些内在规律,从一个个学生成长轨迹中提取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有效方法。
从学生故事中反思和提炼出来的教育原则、方法等,是构成教师整体教育观的基本元素,有助于教师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反映模式。
第二,从叙事导向变为问题研究导向,把主要笔墨放到发现与分析普遍性的教育问题上,从学生个案故事出发,提出问题,进而具体分析问题,构建解决这类教育问题的思维模式。
写学生故事有了这样的视角,转换后,人选问题将不再是难题。确定所关注的学生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的角度,比如学习成绩,心情禀赋,家庭背景等多个角度来分类与确定;二是从典型行为的角度,像难以沟通,自制力差,厌学早恋,暴力倾向等,来选择需要关注的学生。
第三,记录要有连续性,系统性。分析问题,要有系统思维,尽量把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关注到。
学生的成长、习惯的养成或者改变是曲折缓慢的过程,对学生的关注,如果没有一个阶段的连续性,就不大可能相对全面的掌握学生成长的过程,洞悉教育的秘密。
第四,做自己的、具体的,叙事研究。通过写学生故事,引导自己去思考,研究一些具体的教育问题。
这样做具体的研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首先,自己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建构起来的方法真正适合自己。其次,做具体的研究,是在建构育人模型、问题解决模型,针对性、实践操作性都很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