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我看了那么多书,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一生?”
回答:当有人提问“为什么”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这类注入型的问题对回答者(回答者有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自己)的洗脑作用
——这个“为什么”的假设前提条件是真的么?
——即:你真的看了书就懂了这些道理么?
从读书——到懂道理——再到过好一生,至少有这么六个转化阶段。
阶段一:看了书——数据阶段
大多数的人停留在了这个阶段,以发朋友圈或者听书排行榜作为他们读书的终点。提出该问题的伙伴,你自己是不是这样呢?
阶段二:内容看懂了——信息阶段
内容看懂了,是说,你明白了作者想要表达文字的含义是什么,但是看懂了内容,就是你获得了这个知识了么?还真不是,你必须经历第三阶段的转换。
阶段三: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产生了勾连——知识阶段
大多数人的读书,都没有到达阶段三,读的书并没有转化为知识,没有与自己产生联系。
为什么我们说只有与自己产生了联系的信息才叫做知识呢?
知识与信息最大的差异在于,知识有助于消灭不确定性而信息却不能。
只有把信息放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才存在不确定的概念,才有消灭不确定性的价值,才能真正转化为知识。
——关于这一点,我很推荐大家去看看B站UP“YJango”的“学习观”系列视频,真的讲的很透,极有启发,当然也很烧脑。
阶段四:洞见阶段
评判的标准是,你能够运用书中的某几个知识点,来解释和解决问题某个现象或者问题,能够系统的写出一篇文章。
阶段五:智慧阶段
这个阶段相比上个阶段,我们拥有了更系统的思考,解决的不是单一的现象或者问题,而是成体系的解释、解决某一个领域的现象或者问题,这个阶段我们不只能写出零散性的文章,同时能成体系的写出主题统一的书籍。
阶段六:击穿阶段
埃隆马斯克就是这一阶段的优秀应用者的典型代表,他永远使用第一性原理去拆解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他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优化方案,因而他能够提出最具创新的解决方案惊艳众人。
用一个更形象的说法叫做——一拳超人,用一招打遍天下,因为这一拳就是打败敌人最本质、最底层的逻辑。
当你提出前面问题的时候,比照一下,你处在什么阶段呢?你真的读懂了哪些书,真的懂了哪些道理么?
同时,在以上几个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输出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说用输出倒逼输入。
(以上部分内容源自古典老师的直播课——《如何读透一本书》,是一场高质量且简短的直播,值得一看,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