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夏脉如钩》

《夏脉如钩》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1-04-15 11:58 被阅读0次

在《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篇里,首先详细描写了人体的真脏脉象,并根据真脏脉的出现,预决疾病的死期。我们知道,人体四时五脏脉象的不同,其实是受着四时气候的直接影响和强烈干预的。也就是说,人体适应气候的变化,但由于病邪的趁袭和正气虚实的变化,于人体则可以形成太过或不及的表现。比如关于人体夏季发病时的脉象变化和表现,经文的相关描述如下:

黄帝问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这段黄帝首先问道:春夏季时的人体的脉象如钩,而怎样才算钩脉呢?对此岐伯回答说:春季主应于心,心属南方之火。所以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故而在生理上,人体脉气则表现为来时充盛而去时轻微,犹如钩之形象,所以叫做钩脉;但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则就是病脉。

经文中黄帝接着追问岐伯:“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也就是黄帝问岐伯道:“夏脉怎样才称作是反呢?”岐伯回答说:夏季若人体脉气来之时,其脉气来盛去亦盛,这就叫做太过,主病在外;但如果脉气来时不盛而去时却反充盛有余,这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之后就夏脉太过与不及事宜,黄帝继续问岐伯:“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这段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道岐伯:夏脉如果太过与不及,人体会发生怎样的病变呢?岐伯回答说:夏脉太过,则会使人身体发热,皮肤痛,热邪侵淫而成疮;但如果夏脉不及,则会使人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嗽涎沫等症,下部则出现失气下泄。

相关文章

  • 《夏脉如钩》

    在《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篇里,首先详细描写了人体的真脏脉象,并根据真脏脉的出现,预决疾病的死期。我们知道,人体...

  •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二十八)

    夏时的脉象如钩,怎样才算钩?夏脉(洪)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因此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

  • 五行脉诀

    一、五脏脉象 《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脉应象: 肝脉(如)弦, 心脉(如)钩, 脾脉(如)代, 肺脉(如)毛,...

  • 素问19玉机真藏论篇诗释

    素问19玉机真藏论篇诗释 题文诗 春脉如弦,万物始生,气来软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夏脉如钩,万物盛长,来盛去衰...

  • 【阴阳別论】

    四经者,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四时之经脉,以应四时之气也。十二从者,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从手太阴顺行至足厥...

  • 如钩

    如钩 秋月如钩为风来, 翩然而至细柳行, 莫待桑梓千回转, 何期北望叹黄沙。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心居五脏之首,有帝王之称,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 又生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凡夏脉来盛去衰,是名曰钩...

  • 悟医道真(七百六十)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脉来沉紧...

  • 初月如钩

    初月如钩,隐藏种种心事 勾勒着深深浅浅的脚印里 寻不见你归来的身影 长河两岸的蒹葭苍苍 在风中轻叹,相思的疼痛 只...

  • 月如钩

    月如钩 一樽酒 付闲愁 往事悠 已成旧 莫回首 浅凝眸 挥衣袖 远纷忧 轻乘舟 瀚海游 任春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脉如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sd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