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图/网络
1
无意中刷到一个小视频,是一对母子在声嘶力竭地吵架。
妈妈情绪激动拖着哭腔:“你们小的时候我压着自己的感情,想着等你们长大成人。你们现在都长大成人了,难道我还要牺牲自己的感情?”
儿子很是不屑:“您别老感情感情的!谈感情是我们的事儿了!到了您这个岁数,您就该想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严歌苓作品《娘要嫁人》里的一个片段,矛盾集中于母亲的再嫁:儿女强烈反对,当妈的却想为自己活一回。
让我先简单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女主名叫齐之芳,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丈夫意外身亡,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几个孩子。
那时候,齐之芳还算得上貌美,颇有些小情小调,也挺会打扮自己。
看上她的男人,并不算少。
有痴情的公交车司机、有条件优越的老干部、还有丈夫生前的同事,但姻缘都一一夭折。因为身为母亲的齐之芳,不能不为自己的四个孩子考虑得远一些、深一些。
于是便压抑住自己的情感,独自一人把孩子们抚养成人。中间的艰辛痛苦,不言而喻。
她本想着,等自己尽了母亲的责任,再去追寻情爱享受人生。
可儿女不干。
在他们看来,谈情说爱是年轻人的事情。母亲都一大把年纪了,根本不该再有那样的心思。不,是连想都不该想,这念头一起,就有了老不正经的感觉。
“母亲”这个词,本就是奉献与光芒的化身,怎么能跟那种俗气的男女之情联系到一起?
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2
讲到这里,有必要提到另一位银幕经典形象——苏大强。
苏大强也在五六十岁时春心荡漾,跟自家的保姆蔡根花谈了一场恋爱。
当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两个儿子各自成家,跟小女儿相处得磕磕绊绊。无奈之下,孩子们买了套房子来安置他,还请了个保姆照顾饮食起居。
谁料,苏大强对小保姆动了心。
他有个强势而凌厉的原配妻子,大半生都被女人打压着,几乎谈不上任何雄性尊严。
所以,当小保姆流露出崇拜与倾慕时,爱情就像老房子着火一般烧起来。所以,他迫不及待要把蔡根花娶进门来,用爱情来填补生活的空虚。
可惜小保姆并非真心以待,三下两下便被套出本来面目。
可怜苏大强,最后还是成了被拍散的老鸳鸯。
抛开作天作地不谈,其实苏大强的需求很正常。
年轻人通常会想当然地认为,爱情是自己的专利,完全与中老年人无关。他们早就走完了人生最繁盛的阶段,像一朵花儿开到颓败,余下的时光,最好温和而从容地老去。
毕竟人们都爱说,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儿!
恋爱仿佛也被套上了年龄限制,太小或太大都不行。
当然,苏大强的故事又要另当别论。
儿女反对,是因为还牵涉到财产问题。而对方的目的昭然若揭,根本谈不上什么真心实意。
归根到底就是一场欺骗。
蔡根花利用了苏大强的孤独与空虚,趁机钻了个人性的空子罢了;而苏大强本身,也不过是被虚荣心和征服欲撺掇,娶蔡根花,或许只是向前半生那个压抑的自己赎罪。
和上面提到的齐之芳,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两位老年人的孤独是异曲同工的。
3
蔡根花为什么能轻易俘获苏大强?
归根到底,无非“寂寞”二字。
我们只看到苏大强作天作地,却很少去了解他的内心。
暮年将至,老伴儿却仓促而去,寂寞铺天盖地地袭来。他说不敢回家,怕的何止是亡妻阴魂不散?大概也会触景生情,怕自己被孤独淹没吧。
那些令人发指的作天作地背后,大概也有刷存在感的成分。
当然,这种“作”不值得提倡。
但为人儿女的我们,也确实忽视了中老年人的隐性需求。
所谓隐性需求,是与客观的显性需求相对应的,它们从不会被长辈摆到明面上来说,甚至从不会被提起。
比如说,我们都会关注父母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吃的穿的用的和药品,总会不遗余力地往家搬。
但情感需求与生理需求,往往是被忽略不计的。
国人含蓄,亦从不把它们放到台面上来说。
可不说,不代表它不存在。
新闻中有患艾滋病的老太太、购买充气娃娃的独居老人,公园里有借着广场舞来谈情说爱的老头老太太……
老年人对伴侣的需求,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激烈、更迅猛。
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对性亦有需求,甚至不比年轻人少。
只是,这种讳莫如深的话题本就难以启齿,再冠上年龄,就成为不可说与不能说。毕竟,大众眼中的老者无欲无求六根清净,仿佛自带着佛陀的光芒。
事实上,年轻人也无法接受长者有此类需求。
看过一句话,是不知名网友写的。她说,我一直都认为,我爸妈这辈子只有一次性生活,就是生我那次。
玩笑归玩笑,但这应该也是许多人的内心写照。
4
“假如父母其中一方丧偶,你支持ta再婚吗?”
我在朋友中做了个小调查,反对者居多,哪怕是赞同的,也明明白白提出了条件:“一起过日子没关系,相互作伴,领证就算了!”
一领证,就产生法律效应,就会涉及到财产、赡养各类问题,也会为来日的纠纷埋下祸根,甚至引发双方子女的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子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赤裸裸的故事就摆在眼前。
比如前面提到的蔡根花。你以为这是编剧凭空想象出来的吗?不不!
现实里有的是瞄准寡居老头的中年妇女,她们以温柔为武器,一步步攻城略地,将房产、存折据为己有。
若能安心陪伴倒也罢了,权当花钱买安慰,为老人的晚年增一丝温暖和乐趣。
怕就怕她居心叵测,等房产证加了名、工资卡拿到手,就开始敷衍了事,对老人的身心造成二次伤害。
别怪我危言耸听。
类似新闻比比皆是,毕竟人心复杂人性趋利,谁都不想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老年人的感情朝不保夕,稳定性与持续性都不能确定。
说到底,这是个两难的命题:既难以彻底成全,又无法置之不理。
我们能做的,也无非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爱父母的身体健康;
第二,多陪伴家中老人,以亲情温暖来驱散暮年寂寞;
第三,若两情相悦动机纯良,不妨尊重老人意愿,放ta在最后阶段爱一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