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就在听这节课,当时听了一半,也没有整理,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很快便忘记了。好的东西,值得反而观看,推敲,思考其中的逻辑借鉴优点。
教材1 教材2这个是教材文本,是一篇阅读课,有关于屠哟呦获得诺贝尔奖的。
读前部分:做的非常充分,预测文章来源,学生对文本自主提问,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读前预测根据文章的标题和屠呦呦的图片,预测文章来源。主要是让学生关注Who do what when ,尤其是When,确定下来是来自newspaper,提问角度和考试链接。第二小部分,关于标题中,教师问:你想要知道屠呦呦的哪些东西呢?
继续引导学生来提问通常,成人的学习始于“学”,而后“问”;儿童的学习则始于“问”,而后“学”。“问”的自主发生,既是“以问促学”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在本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绘本封面捕捉有效信息,并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阅读绘本,是合乎逻辑、顺应儿童天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今天读到的内容,和这节阅读课很契合。
右边板书右边板书就是学生自主提的问题,根据问题,学生开始读文章,寻找问题答案。
读中环节:多询证,少告知
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学生自己去原文寻找信息来支撑自己的答案。
问题设计:问感受原文并没有告诉我们她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要用已知信息来概括出来。Honored thankful proud
Can you find out any words or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ideas?
这就是在询证,找原文。
例2这个也是在寻找原文信息,对支撑答案。为什么青蒿素很重要,原文中的标了颜色的部分就是重点。
讲过程发现的过程:重点提取动词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