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工作所在的机构邀请了一位北京的知名心理大咖来讲课,大咖就是不一样,喜欢以问句来开场,课余聊天时谈到上海女性,他一脸认真地问我:“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了好一会儿,说:“好像是有什么要求却不直说,非要你猜吧”,但似乎又不确切。
但是心里嘀咕,《过把瘾》讲的可是北京的故事,杜梅之“作”,可说是极致了,你怎会不知“作”的含义。现在知道,他是职业性地想从对方的问答里捕捉信息。
但是那个问题,倒是横亘在我心里,我也曾被父母老公痛心疾首无可奈何称为“作得厉害!”。嗯,很有必要仔细理一理。
据科学家研究,人的脑子在7岁前突触不断增加,没有删减的功能,但是一到7岁,脑部小胶质细胞开始运作了,犹如清除杂草般开始修剪无用的突触链接,以空出空间来容纳学习大量新事物并建立新的链接。
那么,7岁之前的和亲人相处和沟通的方式就变成潜意识或习惯如钉子般在身体里潜伏下来,之后习得的只是社会规矩。而对亲人,潜意识那一套自然会蹦出来。而那条通路,已然删除断路,自然要拔出或改变那颗钉子,登天般难。
在我们有了亲密关系后,“我婴儿般的呢喃你当然应该懂,”我们的潜意识开始运作亲人模式。对于自己无法表达但有需求的东西,我们习惯地采用呻吟般的“作”而不自知。
孩童期的欲望通过哭闹得到满足,不能满足则心生恐惧,更加盯紧照看人,不惜撒泼打滚弄伤自己,长大后如出一辙。 因为那是根深蒂固的生存法则。
人的挫折受伤是永恒的,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我们可以创造自我安慰和疗愈的途径和方法,譬如小时候,我们抱着毛绒玩具或毯子入睡;现在或者可以选择倾诉、学习、旅游......,甚至依然可以抱着娃娃或毯子入睡。
“作”之终极猜想及应对秘笈换句话说,“作”的欲望永恒存在,但我们可以自己学着读懂,以长大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满足自己,安全感是自己建立的支持系统和资源。
“作”与你共存,且“作”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