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老人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关系着未来,每一位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对班主任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忙里偷闲,我细细品味了张立杰、丁明针等五位老师分享的带班故事:清晰流畅,得体大方,字字珠玑,很接地气,呈现方式准确到位,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感谢张立杰老师的真情分享,她谈了在建设幸福班级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做。张老师说新时代加强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打造幸福班级的基础。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在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什么是生活教育即习惯养成,张老师通过口令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张老师躬身示范在细节教育中功不可没。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无闲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分工明确,奖惩分明。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因自主而积极发展,因超越而幸福完整。让生命回归教育的主场,让儿童站在舞台的中央,把生命教育作为我们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作为我们教育的最大共识。我们坚信,她以德育人,用爱筑根,用真心真情去影响与她相遇的每个孩子,她就是一束光,孩子们向光而长,定会为社会绽放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
接着我们聆听了戚晓妮老师带班的精彩故事,戚老师在创建幸福班级中首先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打造班级学生喜爱和需要的班级环境。在打造班级环境时,戚老师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放手让学生去做。师生一起将教室打造成为学生的家园、乐园、学园。古人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这些都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课程是人生发展的轨迹,是一条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教育之路,是塑造学生心智模式的重要工具,课程决定了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戚老师研发的益智课程,使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在思维创新和团结协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小组建设是戚老师带班的又一妙招,接手新班组建小组,创建小组文化,有分工,有合作,有评价,有竞争,看似流水无意,实则水到渠成,班级一股绳,大家共提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戚老师在挥洒汗水耕耘时,定会收获到班级管理的幸福花开,一路芬芬。
有意念才会有目标,有追求才会有幸福。茅晓丹老师把幸福作为班级的风向标。从心开始,用文化育人。心有所向,必有所往。找准了“幸福"这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词。构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框架:幸福教室、幸福目标,幸福关系,幸福活动。从打造一间“洁、净、雅"的教室开始,为幸福班级开启了一段美好的旅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系列班本课程以及自律之星的评选,让自律之星撒满心田,实现自我管理。她用自己的智慧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剥开厚厚的心茧,用穿透心灵的热情书写着自己的育人篇章。育人,从“心”开始,我们就能穿透事物的表象,上升到改变心灵、塑造人生的层面,我们就会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用心唤心,心灵碰撞,迸出情感的火花!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激动的时刻是幸福的。丁明针老师围绕“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绽放精彩的舞台”这一主题展开了今天分享的话题,让我们余犹未尽,回味无穷。丁老师通过寻找闪光点,发挥兴趣点,捕捉欣赏点这些措施,
培养学生的自信。安全无小事,时时事事讲安全,做好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平安。家校共育激活教育的新磁场,可以说家校合作共育是人类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引领学生携手前行、成长的家校合作共育机制,将共同形成教育的磁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正确对待差生,让雨露滋润每一朵小花;态度决定一切,期待学生的成长,争做幸福的“汉堡包”,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幸福是花朵,绽放出光明与希望;幸福是果实,回报以芳香与甘甜;幸福是落叶,奉献出余热化香泥。郭灵敏老师:抓住“初始效应”期,鼓励学生树立奋斗目标。班主任是班级的风向标。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心中有目标,脚下有路循。把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古人云,文以载道,在语文授课过程中,在向学生讲授知识,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多姿多彩的活动课程。郭老师抓住各种节日,美好季节,喜闻乐见的比赛,做好每月一事,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融德其中,融乐其中。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人格丰盈。
回望来时路,沉淀记忆花。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聆听他们的故事心灵经历了一次强烈的冲击,精神经受了一次美妙的洗礼。未来,且行在教育的大地上,做一个勤恳的农人,保持力耕的态度,晨起而作,继力而为。潜心修炼,共同呵护绽放的花朵,温存在记忆的深处,静静地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