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
作者:九边
如果想做一件事,不要把目标定太高,而是要往低定,要追求每天“从容的开始”,而不是一天取得十天的效果。
文末,我总结下本文的核心思想:
一、积累总是第一位的,很多新的模式都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锁,这个是复利的范畴。
二、积累的关键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单次做多少。
三、如果想每天都能去做,最好的办法是目标定低点,这样每次开始的时候心理负担能低点。
四、坚持每天做一件“低目标”的事会让你达到很高的高度。
五、我们知道努力会让生活变美好,如果能找到一个领域,自己在这个领域很舒适,在舒适区努力会让你达到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那件事之后我重新认识了“天赋”,开始认识到绝大部分事情并不需要天赋,投入时间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愿意投入更多时间。
我们要明白,那种放羊、生娃、再放羊模式才是真主流,也就是说,不求上进才是跨文明的核心文化。力争上游终生奋斗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属于非主流。那既然不求上进是主流行为,自然要有配套文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丧尸文化,只不过有些人感染得多,有人感染得少。
再看看现在的美国,上层进化出来了极其复杂的玩法,他们通过制定规则来赚取丰厚的利润,中层其实跟我国中层差不多,也是以家庭为中心,教育孩子,只是他们不管自己的老人。底层现在饿不死,开始输出各种垃圾文化,倒也不是他们故意要输出,而是这些东西流动性好,比如把天天醉生梦死说成是享受当下,把不积蓄甚至超前消费说成是洒脱……
我们一定要留意语言的力量,话一出口,最先听到的是你自己。不管一个人说了什么话,说的次数多了,首先被说服的就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经常说一些很泄气的话,慢慢地他就变得很泄气了。
不管在任何企业,厉害的人应该是主动地帮企业改进流程,给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非常难。
绝大部分金融领域的高手依赖的是关系网、笔杆子、嘴皮子。这个让人很费解,不过事实确实是这样的。
“学习的能力”有两重意思,一是不惧怕学习新东西,二是知道学习曲线,能够顺利抗过学习新知识初期的挫折感。
通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他成功取得了一群有钱人的信任,每年都会投,他每年就算不去开发新客户,收入也比那些互联网大公司的产品经理赚得多。
大家不要被社会上各种猎奇、夸张的新闻给迷惑了双眼,现在远远没到“月薪一万活不下去”的地步,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抬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抬头随时关注趋势,毕竟,坐在潮头,奋斗一年顶十年。
现代产业模式就是:先借钱,再建设,赚钱后还借款,相当于把未来的钱搬到现在用,或者说把大洋彼岸的英国闲置资金搬到美国来用。这也是金融最大的功能,可以跨时间跨空间配置资源。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关系,我们可以好好体会下这句话的内涵。大佬们开挂的人生关键就是关系、廉价资金、内部信息这三元素在循环起作用,并且相互促进形成正反馈。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出现了新的观念:如果不折腾就会少赚钱,少赚就是亏,亏钱那可真是天理不容的事。
全社会天天想着赚钱,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就是这么来的。在这种背景下,克制享受的那一方,就成了资金提供方,为奋斗者提供经费。
在现代社会,政府会鼓励大家消费。因为如果大家都不买,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危机就会蔓延到大多数领域。
负利率不会是大家翻身的机会,它本身意味着机会的减少和社会的平静如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