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日,不同圈属、不同年龄段的两个朋友,一为60后,一为70后同时向我推荐了目前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并不约而同告知我,剧情不错,真实耐看,特别其中一位还告知我看这部剧要特别注意易“破防”。
既然如此神奇,那就看看吧,但一阵“追”剧后,却特别觉得”拉跨“。
作品中,作者无非是想以周家一家在三四十年的变迁中反映整个时代进程,同时在周家这个小家中,又以老三周秉坤的整个人生抑扬来铺陈周家的起落沉伏,类似的题材并不少见,远点的有《大宅门》,近点的有《白鹿原》;照理说作品处理好人物的把握,拿捏好事情的逻辑,此类叙事应该不难。但《人世间》让人看到40集上下硬是看不下去了,要不是小孩班主任也在大力推荐,我真没勇气把这部剧快进完结。
首先,周家的父亲周志刚是那个时代的大三线工人,而且从旧社会过来,以前家境还不错,在新社会大家庭中和千千万万老百姓一样,过着平实任劳的生活,三个孩子在新中国背景下成长为青年、少年,老伴周妈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家妇女。这样的一个有时代痕迹、有人文落差的家庭、社会环境,周志刚这个人物应该是很有可塑性的,但恰恰这样一个人物,我从头看到这个同志的去世,不论他是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还是教育儿女,硬是从这个人物上看不到丝毫的瑕疵,完美的几乎就是一东北好人。
关键,周家父亲是一“完美好人”也就罢了,周家的长子周秉义更是“完美好人”中的好人,这个人物更是了得,不论是当干部也好,还是当市长也好,都是任劳任怨,只谈付出,不要回报,当然这是一个党员干部的要求,问题失真的地方就在于,周秉义连在生活中决定每一件事的内心思索都是大公无私的,连内心的纠结斗争我们都看不见,看见的就是一个内心纯粹的没有私心杂念的“圣人”。连他的丈母娘金老太(高干)在是否接纳周秉义外甥女冯玥到家里住一段时间,都有相当精彩的人物内心那些小九九的纠结与顾虑,这反而让这个人物更有血有肉。但从周秉义这个人物上硬是看不到他身上的任何瑕疵,又一个周家的完美好人横空出世。也许作者为了让周秉义这个人物有点缺憾,设计了一个冬梅(其妻)因意外不能生育的梗,但恰恰是这样一个梗,让我们再次看到周秉义宁可对外人宣称是自己不能生育也要对冬梅不离不弃的高大完美形象。如果把这个周秉义人物单独从剧中剥离出来,联合他的事迹,咋一看还以为是在讲一个党员好干部的宣传记录片。
同时,周家女儿周蓉除了任性,不听家长安排独自跑往贵州大山去追寻诗人冯化成和他们的爱情外,再往下看,她除了任性这一盘,她哪里是有私心哦,她原来是在抓贵州边远山区的学生入学教育,再看这个人物的后期走向,她毫无瑕疵,没有私心,没有人性深处的纠结也没有错综复杂得失的计算,哪怕是因为房子不够住,女儿无法和自己丈夫团聚的背景下,在学校分房一事上,只是委托了一下发小蔡晓光,当得知蔡送了礼没有办成情况下,她不屑于此种做法,既然大义凛然的从分房领导手中要回了礼物。她,这个人物,依然完美到没有瑕疵。从这个角度,我很佩服创作者的勇气。
要知道《红楼梦》之所以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小说中涉及的四百多人里,无一完人,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贴近生活,有生命力张力的。世上哪来完人?
周家最小的儿子周秉坤是留守家中那个没有“作为”,在母亲植物人状态时,在家照顾母亲吃了最多苦的一人。(作品中想这样塑造)但从头至尾,我却感觉不到他苦在哪里?该上下班上下班,该聚会就聚会,在母亲植物人的两年多时间,从天而降了一个儿媳郑娟,郑娟侍候了周老太两年,要说辛苦也就是郑娟一苦到底了,人设是孤儿、被强奸过有一儿子,不顾周遭邻居眼光,带着未婚的儿子侍候周老太两年多;然后,周秉坤最喜欢说的是:苦吗?嚼嚼咽了。每看到这个场景时,都分不清是在对自己说还是告诉郑娟,你为了我妈就辛苦到底吧。(哑然失笑,尬)
很多年前的相声,讽刺一些喜剧小品,明明没有生活洗礼后的淬发,表演硬是像在逼着扰观众的胳肢窝一样,让对方发笑。
而《人世间》,初衷应该是想表达年代生活变迁下的炎凉世态,以及人性在急遽变幻中散发的复杂及命运多舛后的温暖。但我们依然感受不到,只感觉到清华、北大这些国内顶尖学府在周家这就像逛菜园门子一般,前后两代人,四人分别从北大清华学有所成。而周家第二代的主要人物周楠(郑娟被强奸后的儿子),前后用那么多的篇幅进行勾勒,又是抢夺抚养权,又是周楠醒悟要有良心永远和自己养父(周秉坤)及母亲在一起,即使去美国也是为了回来后要让周秉坤和郑娟过上更好的生活来回报。结果在美国轻易的一次见义勇为就“挂”了,当我们正在迷惑时,后面才明白,只有周楠“挂”了,才能让本已缓和关系的周秉坤和骆仕宾(周楠生父)打在了一起,然后周失手让骆仕宾丧了命。这也是想到的套路剧情了,只有让强奸过郑娟的骆仕宾与他的儿子周楠一起消亡,才能让郑娟这个人物对自己过去有个道别。可剧情再一次进入“拉跨”时节,由于周秉坤属于误伤对方,判刑九年,但要知道此时的周秉坤已是事业编的处干了,(时间也已经到了1992年)可周秉坤一关进去,郑娟就窘得要在大马路上去卖冰棍了,难道一个处干家庭在那个年代从来不存款?不至于缓冲一下时间都没有吧,周秉坤的书店、饭店都在经营,郑娟就不能进去打个临时工?一定要上大街去卖朝不保夕的冰棒?郑娟是周秉义(此时已是某市市长)的弟妹,是周榕(此时已是大学教授)的弟媳妇,可此时这两位一起显示出了“失能”,难道以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就不能帮郑娟找一个临时工的地儿?和上文提到的一样,让人感觉到丈二摸不着头脑时,剧情继续往下发展,我们“惊喜”的发现,郑娟是一定要卖冰棍的,因为90年代城管的粗暴执法出现了,推搡中城管把郑娟推倒在了地上……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知道90年代那时有不被现在认可的城管粗暴执法,也再次让观众“感受”人世间“世态炎凉”。我滴个神额,绕这大个圈子,就是想告诉我们那个年代苦啊!那为什么不直接去拍一部反映那个时候的纪录片呗。还有, 那么多“包袱”抖出来,但收笔时完全“擒”不住,比如冯玥(周榕女儿)这个人物,一个清纯,任性,善良的小女生,怎么从学校一毕业走向社会瞬间就成了融通于人情事故的“老手”了,一下给她舅妈(郑娟)上课,一会给她妈周榕做开导工作。这些东西既让观众既感觉到“尬”,也丝毫感觉不到作品的合理与诚意。
感受到的只是一个一个生搬硬套的故事框架,然后把人物往框架里“丢”就万事大吉了,然后再附带几个时代的“金句”,比如什么:你都当爹了,还有爹揍你,这就是幸福。什么人的世界实际就你熟悉的几个人,他们就是你的全部生活;等等。说实话,从文艺作品而言,看不到作品的诚意。这里无意冒犯作者及编创人员的任何意图。只是这部作品确实让几个一线演员无法展示人物的真实与多样性,甚至都不如一批配角有张力,比如乔春燕,有飒气、有豪气也有在边缘行走时的邪气,比如六小君子之一德宝,有义气、也有为自己小家时的小器,还有傻不拉几但倔直的国庆,这都是“特妈”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哦。但作者显然太想表达那个时代下变幻了,但又缺少了耐心,只是在机械的拼凑历史场景中去打造故事环节。但这不是艺术作品范畴了,就是一“故事会”。文艺作品是生活不是故事,文艺作品是时代变迁下的人性,不是为了苦难而苦难。一部没有诚意的作品,它散发出来的内核也是感觉不到诚意的。我无意冒犯,但毫无瑕疵的主角人设,给人感觉就是一部东北好人事迹传,哪来的人世浮绘图。一部叙事宏大的作品一定是由人性的发展汇聚成你意想不到的事件,但又在情理之中;比如,《红楼梦》从头至尾没有一个人设的框架故事构造,它全靠人性的发展推动历练成了一个一个事件,然后直至于事件矛盾叠加,而又没有痕迹的合情合理,这就是经典文学的典范。《白鹿原》是这样,莫言的作品也是这样,但《人世间》不是,它想讲好故事,但痕迹太重,太浮躁,作品显然缺少耐心。
另外还想表达一下的是,昨天看到一个官方媒体称《人世间》让四亿观众流下了眼泪,在这里我可以相信有四亿上的收视率,因为有大数据支撑,但大数据不至于高科技到有四亿人流泪也清楚吧?这也太神奇了,看来我们一不小心又走进了一个“全娱”时代,在“全娱”时代里,很多现象级也许会像奥米克戎一样润物细无声的嵌入,然后无处不在,我们更多的是要辨别,否则它会耽误你的时间还有那廉价的眼泪。当然,这部国民剧在现在无处不在的“奥米克戎”包围中,它让我们减少些无效社交,回家里刷刷剧还是有积极意义的。(2022.4.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