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作为一枚海淀初中生的妈妈,也就是传说中的“海淀妈妈”群体中的一份子,当我看到身边的海淀妈妈事业、教育两线奔忙的时候,说实话,我是发自内心的由衷佩服。
说实话,在孩子教育方面,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在学科教育方面,我没有给孩子报任何辅导班,只保留了一个篮球课外辅导,这还是先生给我做了很久工作,我才勉强答应的。
为什么在孩子上了初中之后,我选择了外人眼中的“躺平”呢?我先说一下不选择课外辅导班的原因:
第一,疫情严重,我不能给孩子增加感染风险。
2020年至今,疫情缠绵不止,2019年之前我们可以不用戴口罩、不用健康宝的“平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彼时的“平凡”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宝贵。因为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及狡猾性,线下的校外课外辅导在我看来也有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在此情况下,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让孩子的生活变得简单、可控——只保留校内学习的场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有人问:“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你没听说过吗?”
这句话我当然听说过,但是提高成绩不能以让孩子受到病毒感染风险、牺牲健康为代价,这一点作为一个母亲我还是拎得清的,别人鸡娃、报班,那是别人的选择,我不评价,也无权评价,但是我有权力让孩子停止接受义务教育以外的线下教育——为了安全。
第二,保持自信,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虽然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是教育的目的和初衷我理解并不是让一个孩子变成“考试机器”,教育的真谛除了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外,还要帮助孩子成长为一名体魄强健、心智健全、心理健康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就是说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成人、成才、成栋梁。
在招聘过程中,作为用人的“终端”我见过太多无法“学以致用”的孩子、也见过太多没有主见遇事回家“找妈妈”的孩子,显然,这样的孩子不是我们需要的。
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需要的人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
1、情商、智商双商高之外,还要逆商高。
2、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带扬鞭自奋蹄:不是老板要我做,而是我要做。
其实这三点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就可以培养,比如第三点,我认为最高的鸡娃境界并不是“家长要孩子学什么”而是孩子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我要学”。
“要我学”和“我要学”虽然只是字面上的顺序不同,但是背后表达的意思和对孩子成长的意义确是决然不同的。
“要我学”是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下的学习,家长让孩子怎么做就怎么做,孩子在过程中是被动的,很少有选择权、发言权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思考和选择能力,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当然可以为孩子提供这种帮助,但是,这种决定其实对家长要求颇高——需要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天赋”到底在哪里,根据其“天赋”之所在来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要学”则是孩子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之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显然比第一种主动的多,孩子也会因为这是自己的决定而在行动过程中做到全力以赴——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是没有责任可以推卸的——第一种情况如果学不好,还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家长,表示这都是你们帮我选的,我不喜欢,而第二种情况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做出选择之后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认为“我要学”是鸡娃的最高境界,虽然我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但是,我想推动他尽快进入到这个境界,尽快进入到良性发展的赛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