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檀军育老师的解读:
如果教师只是教书本上的知识,比如在教圆柱的体积时,就单纯的教体积公式的计算,就是第一张图就是简单的知识点,如果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就是线,比如在教圆柱体积时渗透转化思想,把圆柱体积和长方体体积联系,就是线,如果创造性的使用,就给一根木头,让学生提出和圆柱有关的问题,比如把木头沿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了多少,给了木头的长,求木头体积!如果给木头截俩节,表面积增加多少,给了木头的长,求体积!这就是孩子们的创造,会把零碎的知识用线串起来,形成美丽的图案!
创新不过是对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在较深层次上的改组或重建,知识越丰富,越完整越合理,越有利于这种改组或重建。这是我看了这图的第一感受
这幅图,我是这样理解的:按照脑科学研究的解释,人脑接收的信息如图一,零散的,就像砌墙的砖头,没有砌起来的时候,什么成品都没有,只是一堆材料,看似很有用的“材料”,但如果不使用,什么用都没有!图二,把知识跟经验联系起来,就像把“砖头”砌起来,“墙”也是一种“成品”,有用的。而图三,经过深层思考,把“砖头”按照自己的“构图”链接,就是创意!这样,零碎的“知识”,已经成为了自己的智慧了!所学的东西,不再是一堆原始“材料”,而是,“成品”!这是我的浅见!
崔教授好,刚才檀老师提出的,这是学习的三种样式,三个例子,非常形象的概括了知识学习的三个水平,三个阶段。
不过这三个阶段,我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我们追求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学习,但也应该建立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这正如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浅层学习能够增加知识的广度,而深度学习能更加知识的深度。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这三个阶段的知识呢?我觉得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把知识的学习,目标的实施,重难点的突破,都融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变知识学习的过程,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变点、线、面学习的过程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浅层学习、深度学习的过程,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一个合适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认可教授提出的深度学习,问题提出的策略。
檀老师对知识的理解非常到位,非常形象。
学习了。
崔教授好,从知识的学习到问题的解决,如果称之为顺向的话。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知识称之为逆向的话。也就是研究从知识到问题还是从问题到知识。
我感觉在教学中,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我们常用的。不论从知识的问题还是从问题到知识,都需要我们教师有一个问题意识,在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问题解决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知识学习的目的。当然了,从问题到知识还是从知识到问题,体现了教学者不同的理念。
解决问题需要什么知识?产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而学习知识过程中需要学习的路径,又是学生能力的体现
就这三幅图直观来讲,点的位置没有变化,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图景,是线条不同的走向决定的,而线条的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换言之,想得到哪个产品,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哪个教学和学习方式。
李秀伟教授观点——第一幅图叫:知识,或者识记;第二幅图就是领会,或者反映;第三幅图到了应用,也叫分析的层面;按照布鲁姆的进一步分类,给这只小狗装上发条,可以跑,就来到了:分析;如果这只小狗每一个点背后都有功用,如:USB接口等,好像就是:综合,这才是设计;包括小狗有不同的音乐功能,也叫“设计”
我赞同刚才刘素娟和刘祥波主任的意见,但逆向引导,还需层递而进
我们老师就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逆向引领 顺向而作=问题解决过程
看了这个图,我的感受是:
(第三幅图)创新不过是对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在较深层次上的改组或重建,知识越丰富,越完整越合理,越有利于这种改组或重建。也可以看成一个思维产品。
(第一幅图)人的大脑绝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创新、创造,知识经验为创新提供原材料。也可以看成思维产品的原材料。
(第二幅图)丰富的知识虽然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只有在丰富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有可能迁移,才有可能运用,才有可能创新。也可以看成原材料到产品之间的一个必要条件吧。
这是三幅图整体上去思考。
如果从单幅看来,就又有更多的解读了。
即问题驱动 分步解决 回顾总结——问题解决
这三幅图我觉得没有先后吧,是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下,得到的图景不同。第一幅图散乱的知识点,是静态的;第二幅图,是建构了一定的只是联系,是关联的;第三幅图,是将知识点用于解决问题,是动态的。
知识学习是一,新旧融合是二(能力层面了),项目学习是三(重视新产品诞生)
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学,第一图: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图像);第二图:上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三图:利用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与上述知识有关的问题(水平数学化或者垂直数学化)
确实是,课型不一样,具体情境不一样,图二到图三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总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寻找适合的任务,任务解决与获得一个产品相连。
为何倡导聚焦生成思维产品导向的教学策略(如项目教学、问题解决),目的不是什么“轰轰烈烈”……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只不过是想换一种方法让学生投入学习,进而提高大家渴望的教学质量。比如过去我们让孩子读书、练笔,最终是让孩子学会写作、掌握方法、修养身心,但问题孩子不愿意读和写,因为他们不知道如此辛苦会有什么用途和结果,也暂时无法品尝到读写带来的快乐(未来的成功是遥远的看不见“期盼”,不符合“活在当下”的现代孩子心理)。如果换一种思路,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作品(文章、论文、大问题解决方案……),孩子们将在本任务驱动下去阅读、去思考、去写作……这种由内而外“产生”“创造”知识的过程,如同作家、科学家一样的思维和投入,累并快乐着。利于改善目前令人头疼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质量。不过,这种方式属于“放长线钓大鱼”,与当今急功近利的“堂堂清,全学会”教学“妄想”不同。所以,有反对声和不理解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是否理解了“策略不同,目的相同;收获不同,追求相同”的道理!多一条路总比“一根筋”好,尝试一下,也许是另一番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