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okhttp源码(二)

读okhttp源码(二)

作者: 吴小亮的技术小站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14:36 被阅读0次

    上一篇我们从okhttp get请求的例子说起,谈了很多,这次我们来看看okhttp post请求,先来看一下示例代码:

    public static final MediaType JSON
        = MediaType.get("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String post(String url, String json) throws IOException {
      RequestBody body = RequestBody.create(JSON, json);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
          .url(url)
          .post(body)。
          .build();
      try (Response response = client.newCall(request).execute()) {
        return response.body().string();
      }
    }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MediaType类,它是根据RFC2045文件定义,用来描述http请求和响应体的内容类型,其构造方法是私有的,要构造它的实例,有两个静态方法,都是接收一个string参数,解析这个string来构造MediaType类实例,然后我们就可以调用实例方法获取type,subtype,charset,比如上面的"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type就是"application",subtype就是"json",charset自然是utf-8。

    然后我们看一下post方法,首先构造一个RequestBody方法,之前我们说过这是一个抽象类,这里用到了create静态方法构造,这个方法里先是检查contentType和其charset实例是否为null,根据条件设置默认值或者追加数据,然后会调用接收byte数组的重载方法,然后又会调用另一个附带offset参数的重载方法,在这个方法里,确认参数数值合法之后,创建一个RequestBody的匿名实现,contentType方法直接返回参数contentType,contentLength方法返回byte数组的长度,至于writeTo方法,则是直接调用sink的write方法。RequestBody里还有create的其他重载方法,这里就不介绍了。

    基本上post请求和get请求,就是构造Request时在Builder上调用了post方法,这个方法的实现,就是先进行条件检查,get请求则不能有body,post请求则不能没有body,然后就赋值request内部域method和body,后面的过程,和上一篇get请求一样,我这里也跳过了。

    看完这些,接着我们就详细看一下okhttp所有的代码,我用intellij idea生成了okhttp module的源码的javadoc,看一下所有的类,感兴趣的再深入代码了解。

    AndroidPlatform类,是Platform的子类,之前讲到调用RealConnection的connectSocket方法时,会调用Platform.get().connectSocket,所以我这里看一下AndroidPlatform的connectSocket实现。这里很简单,就是调用socket.connect方法,传递一个SocketAddress的类实例,以及一个int类型的connectTimeout,Socket和SocketAddress都是java平台类,因为SocketAddress是个抽象类,这里就使用java平台提供的一个实现类:InetSocketAddress,传递其实例以完成调用,然后就是一些异常处理。

    Cache类,之前提到其内部使用DiskLruCache类,我们来看看这个类,它是okhttp实现的基于文件系统的缓存。其内部使用日志文件来管理管理状态,一开始是头信息,包括缓存版本号,应用版本号等等,然后就是缓存条目的状态的记录,有DIRTY,CLEAN,REMOVE,READ,详细的可以查看类内部注释。DiskLruCache的构造方法是包级私有的,另外还提供了create静态方法创建其实例,此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检查参数合法性,然后调用构造方法,构造方法里也就是设置DiskLruCache的内部域,至于真正的创建缓存目录、日志文件,则是在调用get,edit等方法时调用initialize方法初始化的。DiskLruCache的内部域lruEntries是一个LinkedHashMap<String,Entry>,这里的Entry包含缓存数据,缓存数据超过限制时,按照lruEntries的values方法返回的数据顺序来删除数据。

    后面有很多类是涉及到http2,我也就是粗略看了一下,等需要的时候再深入研究也不迟。然后我看到在okhttp里,还定义了WebSocket接口,以及其实现类RealWebSocket。先来看一下RealWebSocket的connect方法。在request的header里追加一些针对web socket的数据之后,调用Internal.instance.newWebSocketCall(client, request)实际也就是RealCall.newRealCall(client, originalRequest, true)方法,差别就是第三个参数forWebSocket设置为了true,然后就调用RealCall的enqueue(Callback)方法,这个方法之前讲过,实际也就在内部thread里走整个网络请求,在callback的onResponse(Call call, Response response)执行成功的回调中,我们看到,先得到streamAllocation实例,然后调用streamAllocation.connection().newWebSocketStreams(streamAllocation)方法得到web socket的流,返回的对象类型是RealWebSocket的内部类Streams,然后就可以使用这个Streams创建WebSocketWriter和WebSocketReader,创建定时执行ping的任务,发送在连接前已排队的消息,启动循环接收消息,这样connect方法就结束了。

    webSocketReader类的方法调用跟realWebSocket在一个线程,所谓读线程,而webSocketWriter的方法是在另外的线程执行的,由realWebSocket内部ScheduledExecutorService实例维护,所以webSocketWriter的很多调用会加锁,而webSocketReader都没有,另外这两个类自身都是线程不安全的。

    webSocketWriter和webSocketReader内部,都是解析由协议定义好的帧数据,分为控制帧和消息帧,WebSocketReader内部定义了FrameCallback接口,在读取数据和关系时都由回调。另外这里还涉及到之前提到的定时ping任务,这也是通过写入ping帧和读取pong帧来保持会话。

    okhttp的内部就先写到这,后面有机会深入使用的时候,再来谈谈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okhttp源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h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