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五美吟.西施》有感

读《五美吟.西施》有感

作者: 书虫小米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23:36 被阅读0次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午后,无意间读到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吟出的《五美吟.西施》,感慨万千。

关于西施的结局,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西施在吴灭后与范蠡双双携手归去,泛舟五湖,从此海阔天空,只羡鸳鸯不羡仙;一说西施在吴灭后因拒绝越王勾践的纳妃之命,而被装入皮袋子里扔入江中溺死。

对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我个人偏信第二种,依据有二。一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范蠡在吴灭后,不辞而别,化名叫“鸱夷子皮”往齐国去了(“鸱”音同“吃”,鸱夷,意为皮革制成的袋子);二是墨子在《墨子.亲士》篇中提到西施的死,说“西施之沈,其美也”(“沈”通“沉”,意为西施是被沉江而死,且是因为她的美貌而被沉江)。

如果说范蠡的不辞而别是“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的洒脱,那归隐就归隐吧,怪就怪在他的化名上,你说取什么名字不好,为什么非要取“鸱夷子皮”这么另类这么特别的名字?结合《史记》和《墨子》中的叙述,我觉得唯一的原因是他要以此来悼念一个人。悼念谁呢?那肯定是西施啊(反正不会是伍子胥,虽然他也是被装入皮袋子沉江而亡的)。谁都知道他们俩是恋人兼革命同志啊。墨子说“西施沉江而亡”,范蠡化名“鸱夷子皮”不告而别,所以据此可以得出结论:西施是被装入皮袋子里沉江而亡的。嗯,没毛病!

显然,曹雪芹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有了“一代倾城逐浪花”这样的诗句。人生无常,绝代佳人竟然是这样的一种下场,自古美人多薄命。美人薄命,那长得丑的呢,又怎样呢?“效颦莫笑东村女”,东施效颦的典故耳熟能详,东施也因此沦为笑谈,可人家却能“头白西边上浣纱”,人至少比美女活得长久。可见人生福祸相依。

可仔细一想,不对啊,东施虽比西施活得长,但人家苦啊!你看,她直到头发花白,都还得以浣纱为业,出卖劳力以换取三餐资粮。何等凄凉!

由此可见,人生本无圆满之事,是非成败转头空,荣华富贵皆浮云,不必强求,此心安处是吾乡。


《关于基金定投,你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相关文章

  • 读《五美吟.西施》有感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午后,无意间读到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吟出的《五美...

  • 五美吟之西施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解析: 此《五美...

  • 【收藏】·《五美吟·西施》

    《五美吟·西施》作者: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赏析:这首诗是《红...

  • 林黛玉:自古有才色的女子,平生遭际令人可悲可叹者甚多

    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中,有黛玉所作的五首命意新奇的“五美吟”。 分别是西施...

  • 趣侃红楼369:浣纱溪畔,西施捧心入吴宫,潇湘馆内,黛玉颦眉悲远

    副标题:新解《五美吟》:西施的悲剧被林黛玉重演,她很羡慕效颦的东施 趣侃红楼369:浣纱溪畔,西施捧心入吴宫,潇湘...

  • 赠老同学

    雙口齋詩箋 《七绝》 步曹雪芹(五美吟-西施)韵 赠某同学 曾是如霞美校花, 学宫空自忆儿家。 西邻莫笑黄婆女, ...

  • 西施吟

    白云飘泊何时愿 流水下湍总向前 强项百年豪气短 一缕温柔定江山

  • 五律 读史有感

    五律 读史有感 文/清风蓝雪 读史感怀深,闻听各国音。 西施行罢计,越相铸成金。 空羡虞翻智,应怜叔夜琴。 茫茫何...

  • 练字打卡20

    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断肠乌雅夜啸风, 虞兮...

  • 红楼梦中的那些经典诗词(七)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曹雪芹《五美吟·西施》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五美吟.西施》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ih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