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老子》里面有相同的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其实老子不但是讲了,这个现象,而且还把这个现象的本质都说清楚了。
孔子是只说了这个现象。
说思想低下的人可以跟国君共事吗?我没有得到一些东西之前,怕我得不到,而拼命地做出很多努力。得到了,又天天怕失去这一切。就因为怕失去这一切,所以各种花花肠子就出来了。所以,古代的愚者不能做到一以贯之,就是因为患得患失的利益的存在。是因为受到了利益而拘束的小人的存在,这些利益才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君子讲究的是一以贯之,他们有自己做事的原则,得到是什么样的表现,失去依然是什么样。所以他们和君主共事的时候,不会计较自己是给的多了,还是给的少了,也不会因此而生出很多的花花肠子。所以这才是君子跟君主共事的方法。
人为什么要学?因为有各种利益的存在,不学的人,会因为这利益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把自己都绕进去了。无法有大的格局去管理,反而是在一些很小的地方勾心斗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