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不觉得物界喧嘈”。美本身极为柔弱,需要用心去静赏。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意境,都可以单独成一幅绝佳画卷。
读《和孩子一起,多看美的东西》一文,知道了汉宝德的《如何培养美感》,懂得了培养孩子的美感就是让孩子“多看美的东西”。宇宙之美,自然之美,人情之美,文化之美,智慧之美……美无处不在,跟孩子谈美,就是带着孩子们去发现这些美,看到这些美。
冷老师在文中描述九岁的女儿对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钟爱,虽然电影里讲述的是离孩子们的世界很遥远的事物,但孩子看到了“美的东西”。也许推断出来不一定全对,但孩子从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美,这和先前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
在冷老师的课堂上,在冷老师的教学中,让孩子们看到一首真正的好诗里的“美的东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老师,您好!》和儿童诗《养鸟须知》的比较阅读教学,看似是和孩子们在讨论诗歌的妙处,说到底其实就是对诗歌之美的发现,孩子们的阅读、感悟、推敲,继而诗情画意弥漫在整个课堂。
借用冷老师的话:如何与孩子谈美,答案并不在语言上,而在行动上,在生活上,或者说是如何与孩子们共同过一种审美的日常生活。西方有云,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事实上,没有审美精神的生活也是不值得过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其实从上周开始,我所教的学科都已经停课了,今天算是这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了,时间宝贵,带着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诵读《国学经典诵读》读本,让孩子们感受着经典诵读的韵律美,男女生轮流读,站立读,接力读,总之不停变幻读的形式让他们感受阅读的魅力。
最后十分钟时间我们又一起复习了最近新学的《少年中国说》,每次练习这首歌,孩子们都激情高昂,原本设计了一些动作,但由于教室空间有限,只把拍桌子的动作添加了,其他的都还没来得及添加,这学期就匆匆忙忙结束了。
申请的故事田哲学系列书籍还没来得及学习,好在把《日有所诵》上卷都学习完了。每学期刚刚开学时感叹新的学期时间漫长,过着过着就到了年末岁尾。
很喜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里说的:“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亦如此。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会融进你的血肉。如苏辙所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期待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如冷老师所言:让美成为一种心灵习惯,以审美的精神,用审美的方式,与孩子们在每一天进行生动而快乐的美的巡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