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沟通的艺术》— 3. 知觉差异协调

《沟通的艺术》— 3. 知觉差异协调

作者: 糯小米Romy | 来源:发表于2016-07-17 15:27 被阅读145次

第3章 知觉差异带来的沟通挑战

埃舍尔《相对性》(Relativity - M.C.Escher)
通过他人眼睛看世界,得到的不同领悟,通常比个人经验的理解更有价值。

3.1 知觉历程

知觉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选择-组织-诠释-协商)。

1. 选择(select)

选择不仅包括注意哪些刺激信息,也包括选择忽视哪些线索。影响因素包括:

  • Intense of stimuli
  • Repetitious stimuli
  • Frequently contrast or change
  • Motives
2. 组织(organization)

形象(figure) vs. 背景(ground)

知觉基模(perceptual schema)
每个人按外貌、角色、风格、心理特质等组织对他人印象的不同方案。

知觉基模塑造了我们与人沟通和理解的方式。人们按基模对人做出归纳和预测,过度使用归纳,导致失真便沦为刻板印象(stereotyple)。(2009)
随着世界联系的紧密,我们对特定文化特征的概括将愈加不准确。
-> 去除对他人的分类,将其移入背景,而把独立个体特质移到前景。

断句(punctuation):原因与结果在一系列交流活动中起的决定性作用。(1967)
盘问—> 回避 —> 继续盘问 —> 继续回避:一单循环开始,无法分辨谁的职责是正确的。
争执只会激化矛盾,思索“如何把事做更好”才是更有益的方法。

3. 诠释(interpretation)

影响因素:

  • 交情深浅
  • 个人经验
  • 对人类行为的假设:不同信念会影响我们诠释别人行为的方式
    (得过且过?尽力而为?)
    态度
  • 期望:期待塑造了对外界刺激的诠释(2010)
  • 信息:是否已掌握充分信息
  • 自我概念
  • 关系满意度:塑造两人日后关系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双方的解读方向
4. 协商(negotiation)

叙事(narratives):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世界的故事。
交换故事的家庭有助于成员换位思考,增强关系满意度(2005)
当叙事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可以协商出一个具有共同基础的叙事。共同的叙事不必完全清晰真切。

让婚姻保持长久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告诉自己和别人你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并表现得像你说的那样。(Pearson,1996)

3.2 影响知觉的因素
  • 获取信息:个人的有些角色最好保持私密性
  • 生理因素:感官差异;心理挑战(躁郁症 bipolar disorder);年龄;健康与疲劳;饥饿;生理周期
  • 文化差异:保持开明思想,摆脱民族优越感(ethnocentrism)
  • 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心理性别);职业角色(老师 vs. 学生;不同兴趣关注点);关系角色(恋爱时的有色眼镜)

四中心理性别倾向
阳性;阴性;阴阳兼具(androgynous);未分化

3.3 知觉的倾向

归因(attribution):我们将行为赋予意义的过程。对自己对他人的双重标准带来归因谬误。

  • 自利的偏误(self-serving bias):对人严厉,对己仁慈。
  • 先入为主:halo effect vs. devil effect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自尊高低影响对别人的推测;假定彼此想法类似可能导致问题(2007)
  • 被预期所影响
  • 越明显的越有力:最明显的因素不一定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3.4 知觉检核(perception checking)

三步法:

  1. 描述行为
  2. 列出可能的至少两种诠释
  3. 请求对方澄清

是否使用知觉检核:

  • 完整性:有时不需要全部诠释
  • 非语言的一致性
  • 文化支配:低语境文化 vs. 高语境文化
  • 保留颜面:相比直接对峙而言比较不具备威胁。

不应在没有检核事实前就得出结论。

3.5 同理心与沟通

Sympathy指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别人的困境;Empathy指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思考而感同身受。同理性并不意味着要同意(理解但不认同)。

年幼的孩子一般不区分自己和别人的痛苦。

Social intelligence — 同理心的三个层面:

  • 观点(perspective):抛开自己的意见
  • 情感(emotional):体验别人的感受
  • 关心(concern):关心对方的福祉

增强认知复杂度,从而增强同理心。

枕头法(pillow method)
立场一:我错你对
立场二:你对我错
立场三:双方都对,双方都错
立场四:这个议题不重要
立场五:四个立场都有真理
用五种观点看待同一议题,增强认知复杂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的艺术》— 3. 知觉差异协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tp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