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百岁文学老人的淡定从容

百岁文学老人的淡定从容

作者: 玛格丽特小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10:31 被阅读0次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

    1911年7月17日,一声啼哭,一位小女孩呱呱坠地,降生在北京租来的一个小院。在这个小院中,小女孩的父亲,杨荫杭为她取名“杨季康”(杨绛是笔名),家里人叫她“阿季”。杨绛先生出生后,备受父亲和家里人的喜爱,但是当时是中国发生巨变的一年---辛亥革命的前夕。生于乱世,每个人都难逃漂泊。

    因父亲的调动,杨绛先生也跟着家人辗转江苏、浙江、北京等地。最终在杨绛先生初小三年级的时候,父亲辞官离开北京回到南方---无锡老家。在父亲心中,所有孩子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杨绛先生于1920年,去上海启明学校(一所洋学堂)就读。在学堂里面,杨绛先生学习英语和法语,学习圣经,学习文化,知识的灌输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杨荫杭本是如玉一样的人,给与了杨绛先生坚如磐石的安全感和守护。在人生道路上,谆谆善诱,在杨绛先先生不敢拒绝参加游行的时候,以亲身经历教育杨绛先生:该服从的服从,如你有道理,也可以去说,游行去不去,自己做决定,但不要拿爸爸当借口。

    1928年,清华大学还没有开始招收女生。杨绛先生心心念念想去清华大学读文学,所以选择了东吴大学。在第三年的时候,杨绛先生拿到了美国韦尔斯利女系学院的奖学金,但是对清华大学情有独钟,杨绛先生最终放弃去美国读书。并于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去清华大学借读。1932年,是杨绛先生读入清华的一年,也是杨绛先生与先生钱钟书相遇的一年。二人不期而遇,却一见如故。他们相爱了,如胶似漆。钱钟书先生以书信、诗词表达爱意。1933年,两个心意相通的人订婚了。1935年,出国前,在苏州举办了婚礼。

    杨绛先生陪着钱钟书先生在牛津上学,二人饱学终日,乐此不疲,徜徉在图书馆书籍的海洋中。一书,一人,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杨绛先生通过旁听和阅读,充实了自己的只是涵养和外语水平。牛津的图书馆、小路、书店,留下了他们相依相伴的身影。伦敦的吃食,一段时间还可以忍受,时间久了,钱钟书慢慢开始不习惯。为了让钱钟书吃上家乡菜,租房搬出来住,作羹汤,“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无微不至地照顾钱钟书。杨绛先生生生钱媛的时候,钱钟书先生一人生活,每次来医院看望,固定开场: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染坏了房东家的桌布;台灯坏了,门轴坏了,不能关了。。。。。。杨绛先生每次都是不要紧回答,从不指责、呵斥。香港作家李碧华曾说过:大概一千万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杨绛先生的包容、聪慧、温柔和体贴,就像是钱钟书先生的定海神针,给了钱钟书先生安心和放心。因为有你在,我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存在。后来甚至为保证钱钟书写作、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杨绛一力承担所有家庭重担。那时候的杨绛先生已有著名的戏剧作品:称心如意  ,很多人知道杨绛,不曾了解钱钟书,介绍钱钟书先生往往是称为杨绛先生的丈夫。但是为了丈夫,杨绛先生牺牲自己的时间照顾家庭。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成功问世,得益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

    钱钟书牛津大学毕业后,杨绛陪着钱钟书来到了巴黎大学,他们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攻读学位,选择按照自定的课程来读书。白天除了上课,其他时间结伴阅读学习,晚上也是回到公寓,发奋读书,不亦乐乎。在巴黎的一年,从15世纪的诗人维容到18、19世纪的名家,从德文、中文到英文、意大利文,各语种的阅读。钱钟书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杨绛先生更是深入地了解了欧洲的文化习俗和语言特性,为她后来翻译外文书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巴黎学习一年后,国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母亲去世,思念家乡的情感越来越强烈。1938年,带着女儿,他们乘船,辗转多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钟书在西南联大任教补贴家用,杨绛回到上海看望父亲,任职振华女校校长。1943年,《称心如意》,杨绛的第一部话剧,正式公演。此后,也便有了杨绛这个笔名。随后,她一鼓作气创作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尽管已经出名,展露风采,但是杨绛先生之中是把钱钟书小先生看得比自己重要,上厅堂入厨房,始终如一地照顾、爱护钱钟书和家,从不谙世事的大小姐到无所不能的能手。

    1936-1945经历战乱,60-70年代经历一番波折,1994年钱钟书住院,1997年女儿钱瑷去世,1998年12月钱钟书去世。这世上,我们仨独剩杨绛先生一人,岁月给我以痛,我报之以歌。杨绛先生把对女儿和丈夫的思念融为笔下之言,凝聚在《我们仨》。真真实实,假假真真,《我们仨》情到真处不知虚,恍恍惚惚。

    杨绛先生80多岁的高龄,痛失爱女和丈夫,扔坚强地调整心态,持续创作和翻译作品直至2016年生命的终点。"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在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这位百岁老人,历经苍苍,用她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岁文学老人的淡定从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wd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