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理学与生活》第八章,写对我有启发的地方。
对梦想的描述越具体越好
有一段话:
知觉和想象的脑活动过程有很大的相似处,想象的脑区只是知觉脑区的一个部分——参与者并没有使用任何特殊的脑区来进行想象活动。就脑活动而言,我们只是在使用与知觉外部世界时相同的资源在头脑中创建关于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
之前也听到过这个说法,记得是武志红的课上听来的例子,迪士尼创始人的梦想室,有一个大胆说出梦想的地方。通过这本书的学习,知道想象和知觉活动所占用的脑区资源是相同的。那和我们的个人实现结合起来,对我们想要的东西,想成为的样子去努力描述,越具体越好,也可以去想象画面。
对自己要求高一点
在读这本书之前听到有小伙伴说,书里都是心理学实验,理论,效应,可以为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读下来之后,每天只想着认真做好当天作业就好,也顾不上写作的时候去记素材,赞例子了。
之前没有具体读心理学时,见到有人写锚定效应,还是不能理解的透彻。这一章在写判断和决策时,提到了锚定法。
我们的判断过分稳固地“锚定”在最初的猜测上。甚至当这个信息明显只有很小的用途或根本没有用时,我们仍然显示出很强的受锚影响的倾向。
让我们自己对一个“锚”不产生影响太困难。
既然如此,那就利用好锚。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对自己的期待也高一点。现在想想,之前俞敏洪说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也应该有锚定效应的。还有“咱是谁啊”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