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比较晚,与先生回家的路上,偶遇一男子双手抓着一只小猫,目测刚刚满月的样子,叫声凄惨,而另一边大约十米开外,在栏杆的那一边,正有一只大猫与之回应,依依不舍又不敢靠近。
那人毫无反应的抱着小猫扬长而去,夜色浓郁,我们不能清楚地看到大猫的样子,但是,声音中满是对孩子的不舍,闻之令人心生怜悯。我望着男子的背影,深恨其可恶至极——他怎么能那么狠心的偷走猫妈妈的孩子?
一晚上都在为这件事愤愤不平。巧的是今天下午回家做饭时,又在拐角处再次碰到了那个男人,怀里依然抱着那只小猫,小猫咪的叫声已经比昨天微弱了许多。
因为没有旁人,我便想到要为猫妈妈鸣不平:“你在哪里抓住的这只小猫?”
他却是好脾气,并不生气,或许也没听出我揶揄的语气,“这是我的猫,大猫生了六只小猫,可是刚奶够一个月,就不好好管小猫了。”
原来,是猫主人在用小猫呼唤大猫回家管孩子呢。我立时觉得面红耳热,幸亏刚才言辞没有太过激烈,否则不是要惹出一个大大的误会吗?
可见,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事实,我们也不能随便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客观事物,更不能盲目冲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由猫妈妈联想到今天的父母,我们或许更应该学学她,那样,就不会有什么“巨婴”“啃老”这样的词汇出现在人类的词典之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