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解释和创造性解释,是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得到的解释。
一种是经过推演、基于理论重构得出的完全理性的解释,精神分析师处于无意识之外;另一种是通过内在心理沉浸得出的完全感性的解释,精神分析师容纳了无意识,在自己的内心捕捉分析对象的无意识后提出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被我们称为“说明性解释”,通常以向来访者进行解释说明的形式出现,此时精神分析师用自己的头脑与逻辑说话。因此,说明性解释是思索的成果。
第二种解释,我们称为“创造性解释”,它是精神分析师如灵光乍现般说出的一句话或做出的一个动作,此时精神分析师用自己的“工具性无意识”说话。因此,创造性解释是内在心理沉浸的结果。
在第一种解释里,精神分析师说明无意识,而在第二种解释里,精神分析师再造无意识。
这两种干预互相补充,说明性解释是达成创造性解释的条件。假如没有对来访者无意识幻想的理论重构(用纸笔推演),精神分析师就不具备进行内在心理沉浸并让自己创造性的“工具性无意识”说话的条件。
但无论这两种解释中的哪一种,都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来访者通过模仿逐渐进入自身,找出对自己的负面印象,调整它并与自己达成和解,达成与自己的共情。也就是说,解释须达成的显著效果是柔化超我,直到让它与自我和解。
在我们向来访者传达的意思之外,对方不仅能感知我们语言的简洁、声音的温度、信念的坚定,还能在无意中巧妙捕捉我们内在的宁静。
换言之,我们不仅解释来访者的意识并使其理解,还要解释他的无意识,使其学着用我们与他说话和相处的方式,与自己对话和相处。逐渐地,来访者最终以精神分析师对待他的方式对待自己,并以精神分析师自我对待的方式自我对待。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来访者模仿精神分析师,而是让他摄取一种没有冲突的与自我的对话,获得自尊自爱的能力。
解释通常是碎片化且循序渐进的,很少是一口气大量进行且单一的。向来访者进行解释这一工作可以在咨询过程中以不同情形开展。
解释,是向来访者清楚地传达他本来模糊知道的事,也就是向来访者清楚地传达无意识意义,它虽然模糊,但已然成熟,变成了可捕捉的前意识。解释就是不断从无意识中摘下成熟的果实。
治愈是解释的成果。在来访者完成治愈之路的必要步骤前,精神分析师自己必须完成一个闭环的动作。这个闭环是精神分析师潜入内在捕捉来访者的无意识幻想时最显著的标志,它还代表着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一次比一次细致地进行自省,以圈出对自己的负面印象,修正它,从而调整与自己、与身边人之间存在冲突的关系。只有这样,来访者的症状才有可能消失。因此,精神分析可以被定义为不断更新的传输,精神分析师向来访者传输处于自己最隐秘角落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