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到达便是庆典。
——《犟龟》
作为德国当代最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无疑给孩子们留下了太多享誉全球的作品。 他拥有一双成人犀利深刻的双眼,同时,又用一颗孩子般纯真而富有幻想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
虽说《犟龟》发生在一个单纯而奇异的童话王国,但字里行间与插画细节却无一不在折射着真实世界。读完这个简单却带有励志性质的童话,本以为会是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但因德意志民族素有“哲学的民族”之称,加上米切尔•恩德的个人写作风格也常常出现一丝“哲学的悖论”,这本《犟龟》毫无意外也独树一帜,成为一部经典哲学绘本——开展一场关于目的论与自我超越的讨论。
目的论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学说,用目的及原因解释世界,即一切存在都是为了合乎目的的。那么在书中,乌龟陶陶这趟旅行的终极目的便是——准时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庆典。这像极了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做一件事情,设立一个目标,朝着一个目的坚定不移地前进。
旅途过程中,乌龟陶陶不断遇到挑战和打击,直到狮王二十八世已战死沙场,他原本的目的已不复存在。在其他动物们眼中,这趟旅程已变得毫无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在目的论中所提出:目的因一旦消失,这个事物就失去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存在的理由。但乌龟淘淘的坚持与不放弃,却成为了一种“犟”。
但这种倔强,不是简单的固执,而来自于陶陶的深思熟虑。这是一种对于自己信念的坚定不移,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颇有一种类似于孔老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
当原本的目的因已当然无存,陶陶原先的目的升华成为一次自我超越。这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旅行,而是陶陶挑战自我的一次机遇,生命的一次转向。最终,与其说陶陶赶上了婚礼,不如说她创造了一次自己生命中绚丽的庆典,即超越自我后必然出现的巅峰体验的象征。
薄薄的绘本,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与其追求他人赋予的荣耀,不如探寻那种超越自我后,随之而来无与伦比的体验。
你的到达,就是庆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