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很有诱惑力,感觉跟每个人都有关系,但看过文章后才知道老师讲的是一个方法论。
先说答案,这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你把工作和成长并联起来时,你的工作就会得到双倍的薪水,一份是物质的,另一份是精神的,或者说是成长。
老师的原话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出售了两次:
一次出售给了老板——而后因此获得了薪水;一次出售给了自己——而后因此获得了成长。
生活中会发现那些把工作和成长并联运行的人,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大多是高收入群体;把工作和生活并联运行的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往往是那么乐观,每天看起来都是乐呵呵的。在看不懂的人眼中,这样的人就像“蛇精病”一样存在着。
“为老板打工”or“为自己打工”
首先这是心态上的不同,为老板打工的人总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回报相匹配,只要自己的工作与金钱回报不成正比了,他就来气了,这么低的工资还不够交房贷的呢,什么破老板。就给这么点工资,还指望我做成什么样呢?
而为自己的打工的人,就会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就会在想:是否对得起拿到手里的薪水?是否对得起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站的立场和高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自然而然”的会对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
当你定位是给自己打工之后,你就会把成长放在第一位,而且每个选择,每个行动,都是在追求一个更高的标准。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到一本书上说要学会换位思考,所以无论是做某件事情还是工作中,我都会刻意地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如果是老板的话会怎么做,久而久之,我的思考方式就跟老板在一个频道上了,体现在当需要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总会跟老板的相近甚至重合,这让我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好的提升,老板也觉得我是一个可塑之才,不断的给我更多的机会让我成长。我觉得这就是老师说的明白了“给谁打工”吧。
同一份工作,为自己打工的人常常被看作是“傻子”,而为老板打工的人则被认为是“聪明人”,这样想的人估计不在少数。而不知道还不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当我自顾自的当“傻子”时,那些“聪明人”总会投来鄙视的眼神,觉得我就是那种喜欢在老板眼前耍小聪明的人,但我自己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聪明人”通常无法理解这些“傻子”是如何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