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经历过相反的状态,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神气浮散,不能向下扎根。那样的状态,让我错失了很多很好的成长机会,身心都非常瘀滞,也因此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有一天,我读到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这本书讲述的是她在文革期间的遭遇。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我坐在床头,翻看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内心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
我想,为什么杨绛先生在那样艰难的境遇下,能够如此平静?只是客观地陈述,没有悲观,没有怨恨,反而因为看到了人们悄悄隐藏的善意,而心怀希望。她默默承受苦难,偷闲去做她心中的“主干”—— 她的经典译作《堂吉诃德》正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
这是我从未体会过的生命状态:如大地般宽广、包容、坚韧。这大概该就是“正气内守,邪不可干”的状态吧
我是头脑拖着身体走的人,认知偏理性、重逻辑,我也自知偏得很厉害,但却不知如何调整。
《菜根谭》中有一段:“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古书,尤其是经书,讲的都是天理:天地之理、万物之理、人之性、物之性,不掺杂丝毫人欲,读起来感觉很清净。
如何区分“天理”和“人欲”呢?我的体会是:凡是走“心”的,能让人清净、内省、阖收的,就是天理。凡是走“脑”的,会让人纷繁、外求、开散的,就是人欲。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自知自己处于“常戚戚”的状态,对“坦荡荡”的状态心向往之。
最近突然悟得:君子在“因”上下功,故坦荡荡;小人不明因果,在“果”上较劲,故常戚戚。
有清晰的方向,以及实现的路径和方法,你们找到了自己的主干,正在向下扎根,不受外界噪音干扰。
这是神定、气定的状态,不管做什么事,有这个状态肯定能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