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朴实善良勤劳敦厚。我上了几年学以后,感觉像父亲这样的人,就没有感情可言。那时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浅薄无知,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家中姐哥四人,父亲最疼我。我享受着父亲的爱,却反过来认为他不懂感情为何物,其实只是当时的我太不懂父亲的这种情感罢了。父亲外出,回来必定给我带好吃的来,比如炒花生,我们那时候地里不种,所以是稀罕物品,而父亲买回来的时候,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吃到的,他就把花生放在秸杆编的迷你的小篮子里,然后挂到梁上(以前的房子,老式五间瓦房,两根大梁)。只许我吃,我们家姐哥四人,哥是唯一的男孩子,就这也不行,只有我有特权,可能是姐哥中数我最小的缘故。
1983年,我上了高中。每周回家一次,步行,很少坐公交车,然后到回学校的时候,是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学校带。非常偶然的一次,父亲听说街北边一个叔开着轿车回家,准备返回上班,父亲就忙不迭地跑去问人家,把我和堂妹捎回学校,80年代能坐一次轿车上学,太难得了。(父亲待我之心可见一斑)
又一个周末,我和父亲在收拾房间,突然我翻到了一张旧照片,是我大叔和奶奶一起拍的,大叔当时是军人,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模样,而奶奶,一脸慈祥,拄着拐杖。我拿给父亲看,当时奶奶已经离开我们有十年了。父亲,一个我自认为没有细腻感情的人,拿着我递给他的照片,认真端详着端详着,那种神态那种表情,真真震撼了我。确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此,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而我,回到学校后,也就此次照片的真实素材,写了一篇作文,正好老师出题让自由写,不限题目。我记得当时的作文题目就是巜情》。开篇以"人非草木 谁能无情"为作文的起始句,成品后,我的语文老师也被感动了,拿着我的作文几个高中年级轮流读。当时的我,幻想着以后是否会成为作家?!哈哈,太能想也太敢想了。
1991年,我结婚成家,姐哥家的外甥外甥女们,父亲谁都不抱抱亲亲,唯独我的大儿子,(他孙子我侄子除外)在他那里是宠儿,经常舍不得花钱的父亲,有次看到我和儿子去了,竟然到供销社买了个花皮球回来给他宠爱的外甥儿。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以后,我更爱父亲。在也不耍小孩子脾气和他逗气,心里常常是满满的爱:出去监考,路过桃园给他摘桃,专拣软桃子,到他跟前的时候都让硌得烂了,,,,没有经验,只想着让他吃到又大又甜又软的桃子。隔两天,就送糖糕、香蕉、牛肉等等,可父亲却对我说,不要买了,香蕉如同红薯,不好吃。牛肉嚼不烂,丝粗。我知道,他怕我花钱。我的好父亲,想你!
太多太多的回忆,写不尽的相思。到现在,父亲离开我有二十多年了,每每想起,总想写点什么留下点什么东西。
回忆多,说明人有一定的年龄了。但,谁又能忘了这世上最无私最真情的爱呢
写于南京
2021.7.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