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泸县反思:为什么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依然缺席?

泸县反思:为什么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依然缺席?

作者: cruzluan | 来源:发表于2017-04-07 16:44 被阅读0次

    近日,泸县太伏中学事件甚嚣尘上,各方媒体报道铺天盖地,线上线下多是一片讨伐。但在真相还未浮出水面之时,我们更应当冷静思考,为什么类似校园惨剧屡屡发生?为什么本该享受青春的少年,走上令人扼腕叹息之路?从2002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首次颁布,到今天已有15年时间,为什么依然难见健康教育工作者在类似事件中的身影?在社会转型大潮中,校园不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应付考试的地方,如何让每个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正常健康的成长,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最大挑战。

    1、学校真的关心过学生的心理健康吗?

    说来讽刺的是,就在太伏中学发生坠楼事件的十天之前,该校刚刚开展了“珍爱生命,感恩生活”的德育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家庭、珍惜亲情。但坠楼事件的发生,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新华社记者在事件发生后,采访了太伏中学校长陈良,他表示:“我只能说,发生这样的事,说明学校管理还不到位,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心,今后将加大力度,严格管理。”

    校长所谓的人文关心到底是什么?

    我们平日里经常说到人文关怀,其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在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

    而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的感受和需求,加快完善人文关怀的机制,而最为关键的是集中力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本事件中,最让我们揪心的是,一个正在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却遭遇了如此悲惨的结局,即使没有校园欺凌的问题,没有他杀的嫌疑,那么,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重大的问题呢?学校是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落到了实处?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过心理疏导?而教师是否发现了学生的心理危机,并及时进行了干预呢?这确实值得深思。

    2、学校本应当还给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

    从2012年到2016年期间,对于校园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工作,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校建设标准试行》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等,旨在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201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更是从法律层面上对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显然,国家和政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

    曾经有一个报道,杭州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老是挨骂,这个11岁的学生跟其他几个比较差的同学分到一起。他就问老师,为什么把我跟这几个学生分在一起,他说你是班长,应该带头,这个学生二话没说从楼上跳下去了。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指出:“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曾经有一个教育家在100多年前说过,家长把健康的学生送到学校,学校应该把更为健康的学生还给社会。所以我们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健康就是生涯,健康就是幸福。幸福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心理健康者同样是自我实现者,是幸福生活者。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根据俞国良教授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学习分量表、自我分量表、人际关系分量表、社会适应分量表、情绪调节分量表和职业规划分量表。

    其中,情绪调节分量表中包含两个分维度,即情绪控制和情绪反思,学生情绪的自我控制,以及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觉知和事后的反思,是衡量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人际关系分量表中,则可以测查出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或异性的关系情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如果学校能够早一点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量,或许会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变化,最终导致了坠楼的发生。但,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如果。

    3、加紧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WHO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的状态。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幸福生活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实现自我,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做出贡献。提倡心理健康,不仅在于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更是立足于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日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在制高点,是跟人才的创新培养结合在一起的。美国36个州规定心理健康课程为幼儿园开始到12年级必修课,7个州为选修课。反观国内,幼儿园是空白,另外有95%的公立学校和86%的私立学校单设了该课程。

    我国有3亿多未成年人,其中两亿多是中小学生。然而,据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17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包括3000 多万的各类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者,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通过俞国良教授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所进行的测查表明,小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0%左右,初中生占15% 左右,高中生约占20%。这说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构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已是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

    首先,作为“心灵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护法使者,教师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有重要责任,而且自身也应成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样本和表率。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不仅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而且要维护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真正变成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自我立法”者、不良职业角色和从业心理的“自我纠正”者及良好心理、情绪、行为和习惯的“自我行政”者。

    其次,学校心理辅导制度作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其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距离。因此,大力加强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4、写在最后

    在社会高速发展和全面变革的过程中,温饱问题即生理健康已得到初步解决,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近几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危害事件层出不穷,更说明了加快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迫在眉睫。

    泸州事件中,不论是当地百姓,还是各方声音,更多的是针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但作为事件的中心,这个本应享受美好时光的少年,也许承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心理创伤和痛苦,在本该一片净土的校园中,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却缺失严重。难道我们还要让更多的孩子继续遭遇艰难、痛不欲生吗?

    这应当值得我们所有人反省,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家长,更或是旁观者,为下一代,也是为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泸县反思:为什么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依然缺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ih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