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

作者: 天香后街 | 来源:发表于2021-05-19 21:36 被阅读0次

    回顾读小学的时候,跟着同村的哥哥姐姐们上学,每次单边要走5公里,有时一路还要小跑,要不然根本跟不上。路线还会经常换,学校和村之间几乎所有的路都走过,一些不是路的地方也经常探索。

    下午放学,完成作业的记忆也不多,更多的是割猪草和扯红薯藤藤或者帮着烧火顺便烤个啥东西——粽子、土豆、红薯等,有时甚至是独独蒜。

    要是暑假必定是在竹林捉迷藏、做玩“不儿不儿”枪、河里玩水、用青蛙掉螃蟹。要是寒假必定是溜圈、搞烧烤野炊、分段堵河捞鱼。也记得每次假期结束前的狂补作业。

    那时的父母很少关心我们的成绩,大家约定俗成,中学毕业就应该找工作为家里分担压力。全村同龄的十几人,就堂姐和我读了高中。

    现在来看,相对读书多的职业更稳定;最能拼的野心最大的当了老板;几个还有联系的都还不错;没有联系的偶尔听说也还可以。重点我们这些人都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也是80后这一批人的缩影。

    小舍得的主角应该也是80后,只不过由曾经的孩子变成了家长。现在社会进步了,条件好了,多了重点小学、学Q房、补X班,大家开始玩一个升级版的游戏。

    20世纪90年代刚改革开放十多年,多数的家庭都还在为解决生计问题奋斗,特别是农村的家庭,多是两个孩子甚至好几个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这个理念关注孩子的教育,基本是放养。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多数家庭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生活条件好了,特别是城市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全家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加之社会的引导,大家的攀比,孩子的学习问题被无限的放大。

    小舍得讲述的是被裹挟其中的家长、孩子和老师。所有的家长都是一心一意的为孩子好,也想通过孩子展现价值,实现个人的一份未实现的梦想。

    然而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天分和爱好,都有他的能力边界,当和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契合时,皆大欢喜;当出现差距时,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和关键。

    小舍得的启示,学校教育是模式化标准化的。孩子的成长因家庭背景、习惯养成、成长环境、个人能力必然又是差异化的。学校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是根本。准确了解和认识孩子的性格、能力是关键。能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孩子是重点。父母能正视和接受孩子是普通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老师能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和表现,适时引导至关重要。

    在看评论和讨论小舍得时,有一位朋友讲:“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很难做到独来独往,独善其身。读书经历,会影响和决定将来的生活状态、生活品质、生活圈子,且一定是不一样的,有利有弊。正如大人们一样,喝酒的圈子,麻将的圈子,品茶、插花的圈子,跑步健身的圈子,越来越多的影响了你的格局、理念和生活。”

    上面的观点得到许多人认同,但十几亿人,层级化、圈子化是必然的,然而究竟哪一个层级、圈子更好呢?是学历越高越好、是官越大越好,还是钱越多越好?

    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最佳答案。逻辑自洽,过好生活最重要。

    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被引导、被裹挟,都在试图成为熟人中相对好的那个。

    然而,最后,小舍得着重引导大家——健康成长第一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舍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jm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