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过程中的语文学习
温景祥
经过多年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初中比高中更重要,所以趁孩子即将升入初中的这个暑假,我研读了初中语文教材,梳理了初中语文知识、思维、情感体验方面的要求,为孩子进行了初步的阅读写作训练。
首先,我们看看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
虽然绝大多数还是以前的老篇目,但我们可以看到,初一上的教材还是很照顾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孩子,课文普遍较短,文言的量还不会太大,阅读难度也不高。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不能把这些课文所包含的语言知识、思维结构理清楚,不能将学生带入更加深层的文化思想当中去的话,接下来就不能适应难度陡升的八、九年级课文了。
下面我们先小结一下初一上学期语文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语文最重要的三大传统是“诗”、“史”和“论”——“诗”是一种原初的体验、直觉的思维,人对自然的观察、描写、领悟中获得生命的思考与人生的乐趣;“史”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表达,主要体现在写人与记事的文章中,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有着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论”是一种逻辑性、思辨性思维能力,在课本的编写上,这一能力主要在初中的后三个学期当中作为重点体现。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需要清晰呈现,所以课本将基础性的语法知识穿插在不同单元之中,要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就要生动地阐释这些语法知识,并让学生跟生活结合起来,跟写作结合起来。3.阅读的难度逐步加大,要求七年级学生对《朝花夕拾》《西游记》等著作的阅读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故事”的层面。4.单元写作和单元学习紧密关联,翻阅初中6本教材的写作任务,你会发现中考作文题的难度还是停留在七年级的水平,可是中考作文的质量依然很低,这是命题者需要反省的地方,也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打击。
其次,谈谈我的思考和几点做法。
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对中学语文有憧憬、有信心、有兴趣、有方法。因此,(一)不能提前给孩子讲中学的课本,要让孩子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事情,不能越俎代庖。(二)不能枯燥僵化地讲语法知识,不能用灌输法、刷题法去搞坏孩子的胃口。(三)不能只是开列书单,只是让孩子毫无章法、毫无节奏地阅读,要引导孩子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看到努力的成果。
我的做法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和孩子共同阅读一些书,书单要杂而专。“杂”是指五谷杂粮都要具备,不能偏食,且兼具趣味,书目包括散文、小说、科普、历史、评论等;“专”是指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深化阅读,如读了《水浒传》,就带着孩子读《四大名著应该这样读》《双典批判》《鲍鹏山说<水浒>》等。二是精选《古文观止》中的一些片段,挑选写景佳作或写人片段,在书法格子纸上抄下来,让孩子抄写一遍并尝试断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段的内容,教孩子分析文段的思路与精彩的笔法,模范文段的节奏、语句等进行文段写作。三是参考《中国古典语言菁华》等文本,汇编几个人物专题的文言小故事,抄下来让孩子短句并分析,如精选《晏子春秋》中的几则故事,“晏子使楚”“晏子辞姣”“长庲罢役”“晏子治东阿”“二桃杀三士”“晏子车夫”等,让孩子用表格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晏子这些事件所采用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所体现的情怀与思想,我们对他的评价等,最终形成一篇以晏子为写作对象的散文,这里面的小故事孩子都懂,只是换了文言的表达,所以需要进行初步的文言学习,在分类分析中形成逻辑思维,在评论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微专题的学习,并取得初步的效果。
最后,对小阶段语文学习的总结和反思。
小孩还没有正式就读初中,所以不能用初中的成绩来检验这两个暑假的小实验成果。通过观察,小孩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一是热爱阅读,虽然说热爱阅读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习惯,但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却需要逐个阶段去掌控,不然过分随意,也不能很好地形成能力,这一年,孩子读的《梁实秋散文精选》《名士派》《科学探索者·物理》《西游记》《儒林外史》《朝花夕拾》《写给孩子的时间简史》《宇宙奥德赛》(每一类略举一两本)等以及不少的历史评论等,都饶有趣味,也常常和我讨论这些书中的内容,写的读后感也获得了区的特等奖。二是提升了理解能力,助力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适应初中的学习,这个暑假让他自学一些初一的奥数和初二的物理,自购了一些教材和练习,从阅读的笔记和做题的结果来看,读书杂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是有帮助的。三是较少出现“怕作文”的情况。
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边走边摸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