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渗了(北京话,意为故意让对方等着)房东一个星期之后,当我声明由于涨房租,我将不再续租时,房东居然妥协了,表示房租不涨了,还按原来的价格把房子租给我。

这真是令我始料未及啊。
这几天我还真找房子了,也找到了一处相同户型、相同租金(涨价后)、同一个院子里的住房,目前的租户8月底搬走。房子是一样的,装修和家具等都比我现在的这家新,租金也一样,都在一个院里,搬家还比较方便。
有了这套房子托底,我今天就跟房东摊了牌,然后,房东直接痛快地让步了。
我原以为怎么也得来回掰扯几个回合,最好的结果恐怕也就是各让一步了,双方取个折中价,从涨两百到涨一百,也还说得过去,毕竟,我也懒得折腾,尤其是这大热的天,实在不适合搬家。
既然房东这么给面儿,那我也就没啥可说的了,续租,不搬了。
对于跟房东谈价,其实我一直是有点胆怯的,所谓的“渗着“房东,其实也是给我自己缓冲的时间。
我这人天生胆小,不敢拒绝别人,特别怕和别人起冲突,平时所谓的大度忍让、与世无争,说到底,不过是胆小懦弱,不敢和别人去争罢了。常常是当时把怨气憋在心里,过后假装不在意,骗自己说吃亏是福,骗着骗着就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这就是一种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典型的讨好型人格——非常害怕冲突,极在意别人的评价,生怕被别人说“不好”,既害怕被拒绝,也不敢拒绝别人。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小姐)。讨好型人格是指一昧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尤其与父母和孩子之间所建立的亲密关系的有关。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掌控欲太强或者期待过高,就容易造成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孩子会过于迁就他人,一心想要满足他人的期待,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获得安全感。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忽视自己的想法,做啥事情都会顺着别人的想法走。
讨好型人格的危害性显而易见。
首先,极度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这样不行,那也不好。只有顺从别人,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第二,长期积累下来的自我压抑,很容易引发焦虑甚至是抑郁等心理疾病。
第三,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总想着讨好别人,不敢表达自己,一味地迎合别人,势必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平衡。
在亲密关系中,一方面因为缺爱而渴望爱,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因此,总是患得患失,容易用力过猛,反而让对方远离。
要想摆脱讨好型人格,其实也不难,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拒绝,学会说“不”。你就想,拒绝别人又能怎样?说个“不”字还能天崩地裂了不成?
如果觉得直接拒绝很难,那就试着不要立刻给出答复,就像我这次对待房东涨房租的事,先渗着她,想清利害关系,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决定。多经历几次,慢慢克服习惯性答应别人的毛病。
村上春树说过:“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强,不喜欢的话假装没有听见,你的人生不是用来讨好别人,而是善待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