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群聊吧!这是当今时代,大家都有的圈子。这个圈子,有人一个,有人几个,有人甚至成千上百个。
贵圈,忙的不亦乐乎?有人建群,有人散群;有人拉人,有人踢人;有人把群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有人把群当做寂寞乐园……
今天白天,有个群主邀请我进群。那群只有几个人,却叫做“某某三国群”。通过和群主的沟通,了解到他是一个喜欢建群的学生。我隐隐约约在他建立的群中发现十几个主题明确的群。仔细一看每个群,人数都不多,且多为僵尸群员。
这也就算了,群主总喜欢艾特群友聊三国。好比一台独角戏,大家多沉默寡言。通过沟通,我好奇问群主是否看过《三国志》、《后汉书》、《晋书》。群主一问三摇头。我退一步问,是否看过吕思勉《三国史话》、易中天《品三国》。群主依旧摇头。
群主自信满满的的回答:我看过《三国演义》。
现在的人,怎么了?
为什么喜欢把《三国演义》当三国正史聊,总喜欢把《明朝那些事儿》认为是大明正史”,太多太多的故事,这是小说家的成功?还是正史的失败?还是其他?
这样的事情,我遇到的不是一次两次。
记得上次,有位人在群中分享一章节小说。他号称通过改编《史记》故事而写。他甚至有个“伟大梦想”把《史记》写成一本现代言语的小说。我听了之后,很是佩服。深入了解。这位群友,司马迁《史记》原著既然没有看过,连白话文《史记》也没有听说。
我总是在群里,一次次的遇到,那些把小说当历史,聊的不亦乐乎,辩驳振振有辞,甚至为了某个事件、人物争论的破口大骂,最后不欢而散。
敢问现在的人,哪里来的勇气?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在群聊中,也许在其他平台、行业也数不胜数。
对于群,我自己也建过。因为建群,特地写过杂文《因为简单、所以快乐》讲述建群原由。
一年过去了,我在群里越来越沉默。
有时候,很矛盾。我很讨厌群聊,看到自己建立的群冷了,又想聊,聊又不知道说什么。想解散,又不舍,于是就送人。送人后,又无聊的建群,后期又送人。来回往复,终于变成了当初讨厌的样子。
于是,我想问一句?群聊,你开心快乐吗?你充实吗?你能学到东西吗?
先不用冲动的回答。
再问一句,你每天用在群聊的时间多少?你觉得合理吗?如果用在其他地方,是否更有意义呢?
群聊,一开始多为兴趣爱好相同,可是到了后来,是否发现坚持越久,路越走越远。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算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让天涯尽在咫尺;这样的时代,又让咫尺远在天涯。
我总会在深夜一次次的摸着内心问:是人心的寂寞爱上了网络,还是网络让人心更加寂寞。
多少群聊好比海洛因,不断吞噬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沉醉其中。一个漂亮群名字,还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网络,让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是时代问题,也许是大众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正如周作人先生《寻路的人》文中所写:
“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
现在才知道了:在悲哀中挣扎着正是自然之路,这是与一切生物共同的路,不过我们意识着罢了。
路的终点是死,我们便挣扎着往那里去,也便是到那里以前不得不挣扎着。”
所有的结局都以写好,所有的故事都已启程。总喜欢在过程中不断挣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如果,你不群聊。你时间又会放在哪里?难道只有群聊这样吗?我看这个时代还有千千万万的类似“群聊”的故事。刀剑无罪,杀人的是心。
前行的路在哪里?
许聪【原创】深圳 二零一八年重阳节 深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