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爷爷和姥爷都还没有退休,是我们单位的基层科级小领导,姥姥和奶奶都是家庭妇女,所以我应该日常是她们照顾的。奶奶一共有四个孩子,我父亲排老大,后面还有两个姑姑和一个叔叔。奶奶家当时住在李家村,我出生之后大姑已经出嫁搬出去了,小姑也已经毕业工作了,也是一名纺织工人,只是离家比较远,平时很少回来。叔叔当时在读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后来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系。
由于叔叔的学校离家比较近,现在坐公家车也就一两站的距离,所以周末是回到家里住的,关于叔叔我早年有几段回忆。那个时候的道路很多是没有铺砖的,即便是在城市里,也只不过是一些平整的土路而已。所以一到夏天,沿途的人行道上就能挖到知了。挖知了那可是我幼年期就掌握的技术活,看到地上有一个小孔,就小心翼翼的拿棍子拨开,如果有知了的话这个时候就能看到其跃跃欲试要出来了。知了可是难得的美味啊,虽然几十年都没有再吃了,可是现在依然能够嗅到刚刚油炸出来的知了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记得87年或者88年(我叔叔89年毕业,所以应该就是这两年间)的一个夏日夜晚,我叔叔拿着一个大塑料桶,带着我直奔他的大学去挖知了。因为大学里面有不少绿地,那个时候的建大建筑物没有后来多,更多的地方是被树木覆盖的,因此更容易挖到知了。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奋战加上被咬了无数蚊子包,我们还是满载而归,现在回忆起来百十只是有的。回来爷爷将知了冲洗一番,拿盐水一番浸泡,于是下锅成就一顿美味的宵夜。后来几年每年还有挖知了吃的经历,但是这次记忆最为深刻,再后来城市建设加速,人行道都铺设了方砖,知了少了声息之处,也就渐渐在城市里销声匿迹了。现在看80年代的电影,遇到夏天的场景,还是有巨大的知了叫声,似乎就是夏天的标志,每次遇到这种画面,我的似乎不由得就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另外一段回忆更是啼笑皆非。我小的时候非常害羞,不敢说话,这个是我一生性格的写照。虽然现在自己不再害羞,但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不爱说话一直没有改变过。记得小的时候每年过年长辈都会给压岁钱,每次收红包的时候都需要说个XX新年好,但是那个时候的自己,匪夷所思的是竟然连这句话也说不出口。印象中父母是威逼利诱让我给长辈半年,可当时自己就是害羞说不出口,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铸就了我那种性格。直到上了学之后,这个情况慢慢改善了,在家里也比较爱说话了,我父亲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于是我姥姥说我爸爸的话都让我说完了。但是这也只是在家里,我一直到现在仍然是和熟人话比较多,陌生人不怎么说话。再回到那个时候,有一天在幼儿园正在上课,我突然想上厕所,可是就是不敢举手告诉老师,憋啊憋啊,最后终于憋不住拉裤子了。随后不久就放学了,叔叔来接的我,这下可苦了他了,把我接回去就要给我洗啊,绝对不是什么享受的活,可气的是我回到家没出息的开始调皮捣蛋,嬉皮笑脸,就是不配合叔叔给我洗澡,他气得没办法打了我屁股两下,不知为什么这个情景现在还是这么栩栩如生。
最后一次就是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90年代初期,那时叔叔已经工作,但是没有结婚还住在家里,于是偶尔周末爷爷奶奶不在家的话就带我出去吃饭,这可是我的快乐时光啊,因为那个时候爷爷总做面条,而我极其不喜欢吃面条。有一次和叔叔在外面吃了饭,又去看了一场电影,这个电影可是不一般啊,热度堪比战狼2,长度堪比泰坦尼克,这就是当时的《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几乎三个小时的长度吧,相当于两个普通电影。看是看得我是津津有味热血沸腾,后来啥也没记住,就记住了林彪吃黄豆,还有就是电影里面人多。后来过了短时间又和叔叔看了另外一部大决战,忘了是什么战役了,总之印象就更加的模糊了。
我叔叔是80年代末期的大学生,又是热门的建筑系,后来的房地产怎么发展的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他本应该开创一个非常波澜壮阔的人生,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可成就一番成功的事业,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也没有成就什么大的事业,甚至境遇和他的教育背景极其不相符。为什么叔叔会有这样一个人生遭遇呢,这种遭遇是不是家族的某种宿命,会最终决定了我呢?可能需要后面的故事继续深入分析了,反正是一部史诗,故事有的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