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刘白羽老师的语言风格的确是散文化的,很优美,很有诗意。几位军人的形象刻画也很真实有感,可亲可敬。
这部分的故事背景,是大武汉黎明前的黑暗,兵团全班人马到达华中前线,司令部设置在一处深邃又幽静的山谷里。如果没有战争,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享受春光……以下是主人公感受到的早春景色——
“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一片碧绿浓荫中,时时刻刻都听得见鸟的啁啾微语或婉啭长鸣。有一条石铺小径蜿蜒其间,路边草丛中鲜花盛开,红百合花朱红的花瓣上洒满暗红斑点,白百合花的花瓣像铺了一层晶莹的冰雪,空气里弥漫着兰花的幽香,似是似非,若有若无,但不知兰花究竟在哪里?小溪唱着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浮着落花冉冉流去。南方的树木长得又高又大,树冠联结成一片绿网,笼罩天空,春风偶尔拂开密叶,才洒下一线阳光,照在一丛楠竹上,楠竹像湿润的碧玉;照在一株株老树根上,青苔像织绣出来的丝绒。偌大一片地方,静得连落花也听得出声响呢!
这是一个山的、树的、鸟的、花的世界,这里似乎一切都悠闲淡雅,与战争无关。
从林木中,这里,那里,露出一幢幢花岗石块砌成的洋房,里面都充满紧张而繁忙的气氛,无线电的电键不停地在响,人们穿梭来去。不过,这一切都很轻悄,很肃穆。”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摘录
2025年1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