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出去吃饭,听到旁边一桌爸爸和儿子在交流,看上去那个儿子大概在上五六年级吧,个子不高,瘦瘦的,爸爸倒是高高大大的。
瘦儿子问爸爸,有没有听过“怀才不遇”这个词。
爸爸说听过。
儿子说他班有个同学说他爸爸怀才不遇,同学说他爸爸如果有机会能当XXX。
这个儿子说了,但我不敢写。
爸爸跟儿子说,你以后永远不要说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要信什么怀才不遇。
只有兑现的才,才是才,否则,就不是才。
这里的兑现要么是钱,要么是权,要么是某领域的成就,要么就是某个人群的影响力,总之是要有结果。
因为,才里面有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兑现,就是能变成成果,可以是活着的时候,也可能是死了之后,但活着的时候没兑现,别人说你无才,你也得听着,别辩解。
无论是自己说自己怀才不遇,还是别人说,都没必要,也没意思。
高高大大的爸爸说,我跟你妈妈都没什么大才,我是大学的老师,你妈妈在做自己的事儿,我们现在得到的,是自己能得到的,没什么不遇,也不觉得自己怀才。
以后你呀,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有才能没发挥,那就去找机会发挥,找得到机会就是才,找不到就不要说自己有才。
父子两个吃完饭,说着说着就走了。
我倒觉着,这个爸爸挺通透的,看来爷儿俩的关系也挺好,要不然怎么能讨论这样的问题,还这么平心静气的。
以前,怀才不遇的“才”,仅指专业才能。
在当下社会,能变现的“才”包括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办事能力、资源能力,一个人具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其实就能变现了。
而像那个同学爸爸说的,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是在找借口、找理由一样。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需要的资源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远。
我写完了,猛烈点赞,点在看,转发,你会更有才有财、更好看的!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