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古文选(一)唐五代部分四

笔记:古文选(一)唐五代部分四

作者: 不倒翁why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21:21 被阅读0次

    46、王建《水扶摇》

    文学常识:

    王健,字仲初。

    擅长乐府诗,题材与风格与籍相似,所作世称“张王乐府”。

    有《官词》一百首,当时就流传广泛。

    有《王司马集》。

    写作特点及艺术特色

    诗设为第一人称,以纤夫自述的口吻直接叙说,可分为三部:

    ①总叙纤夫被奴役的痛苦。

    ②具体描写纤夫白天黑夜的劳作。

    ③写纤夫无奈的心理和愿望。

    全诗在叙述中描写了纤夫的生活状况,展示了其心理演变,刻画入微。

    诗歌语言整体通俗,但时有凝练精警之句,结句犹有余韵。

    思想内容

    描写江上纤夫的辛勤痛苦,反映出当时的繁重,体现出作者同情下层贫苦百姓悲惨命运的人道情怀。

    本诗为乐府诗,即事名篇,自创新题。

    47、白居易《轻肥》

    1、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醉吟先生,又号香山居士。

    2、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反对一昧“嘲风雪,弄花草”的创作倾向。

    3、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

    ①,其讽喻诗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关心民生,切中实弊,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悦府》组诗。

    ②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艺术成就很高,白居易诗风平易通俗,与元稹相近,时称“元白体”。有《白氏长庆集》。

    层次结构:全诗分四层

    1、前四句鲜以叙述起笔,再点出抨击对象是宦官。

    2、接四句写宦官走马赴宴。

    3、然后六句学军中宴会的场面,突出其豪奢。

    4、最后两句笔锋推向当时国情,展现江南大旱,饥民相食的惊心动魄一幕。

    这是一首讽喻诗,选自《秦中吟》,是其中的第七首。

    轻肥:轻裘和肥马,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这里指达官显宦的豪奢生活。

    中唐后,朝政腐败表现之一是宦官专权,史载“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

    这首诗以“直赋其事”的笔法真实地反映这一现实,揭露了宦官的豪华奢靡和娇横跋扈,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所以“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

    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往往“翠章显其志”,多用说理显示。但此诗末两句,却展现“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残酷事实,这与前面的描述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有力揭示出社会不公,撼人心魄。

    白居易

    48、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思想内容

    通过上阳宫女一生幽闭深宫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最高封建统治者广选妃嫔的残恶行径。

    内容结构(可供论述举例时使用)

    这首诗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自开头到“零落年深残此身”,写上阳宫的环境和老宫女的身世。

    第二部分自“忆昔吞悲别亲族”到“一生遂向空房宿”,追忆她入宫的往事。

    第三部分自“宿空房,秋夜长”到“东西四五百回圆”,具体描写宫女在上阳宫的寂寞岁月。

    第四部分自“今日宫中年最老”到“天宝末年时世妆”,描写上阳宫女垂暮之年的情状。

    第五部分诗的尾声,卒章显志,直接书写诗人感慨。

    分析上阳宫女形象

    1、诗歌塑造了一个白头宫女的典型形象。

    2、上阳宫女豆蔻年华入得深宫,忍泪痛别亲人,孤身到老,与外界分离,凄冷寂寞而又毫无出宫希望。

    3、表现出在封建压迫下,老宫女凄凉幽怨而又绝望的心境。

    艺术特色

    1、语言通俗易懂,风格平易自然,具有民歌风调。

    2、采用“三、三、七”的句式和民歌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手法,音韵转换灵活。

    3、以叙事为主,不断穿插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加上简洁的抒情和议论,生动形象。

    49、《长恨歌》

    诗歌内容结构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展现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全过程。

    按情节发展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生活及李隆基沉迷声色;

    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中兵变爆发,贵妃殒命,李隆基感伤不已;

    第三部:分写李隆基重归长安后,对杨玉环的无限思念;

    第四部分:道士在仙境找到杨玉环和杨玉环的忠贞不渝之情,最后两句点名“长恨“”的题旨。

    简析此诗以描写人物的情感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

    1、叙事诗,有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想象,染上哀婉浓烈的抒情色彩,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2、情节生动曲折。李杨情事本身离奇独特;诗人精心构思。

    如马嵬事变后,后面用大量篇幅叙写李赴蜀、还京、回宫一路对杨的无穷思念,细致刻画其内心活动,生发出道士寻找杨玉环、杨玉环在仙境等一系列情节。

    3、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气氛更加浓烈“长恨”抒情主题也更强化。

    关于此诗主题的几种说法分析,作者写作此诗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

    ①一出被美化的宫廷爱情悲剧。对李杨、感情的生死不渝,则不禁感动与激赏,对李、杨的生死相隔,作者深表同情,对李、杨的荒淫误国有所讥讽。

    ②对李、杨悲剧依据了史实与传说,融进了艺术想象和加工创造。

    ③前半部分讥刺讽喻李阳的荒淫误国,但旨意还是同情爱情悲剧与歌颂人间真爱。

    ④诗人热情歌唱了悲剧中这种患难、忠贞、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分析李隆基、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

    1、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突出李隆基找先早的荒淫误国和后来对杨玉环的笃诚思恋,侧重描绘了杨玉环的娇媚恃宠及在蓬莱仙境仍对李隆基忠贞不渝。

    2、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人物内心,如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几句,细致刻画了李隆基从傍晚到入夜、夜深、黎明、清晨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

    再如“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写杨玉环的震惊、激动、惶恐、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等诸般感情,如黄周星所言:“无一字不深入人情,而且刺心透髓。”

    说明诗中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语言优美明丽,自然流畅,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多种修辞方法娴熟自如,诚为古代长篇歌行中的绝唱。

    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为对偶、双关,写出二人深情。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为顶针,表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和对政事的荒废。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为夸张和对比手法,表现杨贵妃的美貌及受宠。

    “梨花一枝春带雨”为比喻,表现出杨贵妃即使哭泣也美丽的容貌。

    50、元稹《遣悲怀》

    元稹,字微之。

    与白居易、李绅一起创作新乐府,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

    他的古、近体诗也有不少佳作。有《元氏长庆集》。

    思想内容: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2、对亡妻的思念,平易的语言写夫妻生活中的日常琐事,触景生情,思念在生活点滴中。

    3、直抒胸臆,纯朴感人,被誉为悼亡诗的典范。

    分析诗中写四件生活琐事和最后的直抒胸臆,说明此诗善于选取生活细节的写作特色。

    将多年悼亡哀痛之情通过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以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情真意切。

    ①首联以“眼前”情事,印证亡妻“昔日戏言”,意为亡妻的音容笑貌以及往事仿佛都在眼前,悲凉之意暗笼下文。

    ②颔联写亡妻的衣裳已都施舍,但其亲手缝制的衣物却不忍动用,以作永久的纪念。

    ③颈联写诗人因念及旧情,伺候王七的奴仆也得到格外恩惠;因遵亡妻梦中所嘱,送钱给相关亲友。中间两联共写四件生活琐事,折射了诗人心中沉痛的哀思。

    ④尾联诗人先荡开一笔,写夫妻死别本是人之常事,但亡妻与己共处患难,如今触目伤情,百事堪哀,最后以“百事哀”关合全篇所言情事。

    张籍江南多酒家,王建水边忧纤夫。

    居易大旱揭官宦,上阳白发悲宫女。

    长恨李杨生死隔,元稹悼妻百事哀。

    51、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昌谷。”有《李长吉歌诗》。

    诗中多生不逢时的感慨,并能“深刺当时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擅长乐府诗,想象丰富奇特,色彩瑰丽,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但往往过于雕章逐句,怪诞奇诡,有理不胜辞的缺点。

    刘郎:汉武帝刘彻。

    全诗14句,共分三部分。

    1、首四句先写箜篌,乐声、演奏者姓名、时间和地点的介绍穿插其中。

    2、“昆山”两句,直接描摹乐声的音质特点和乐声情感色彩。

    3、后八句则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可感的形象描写音响效果,诗境幽深渺远,引人联想。

    思想内容

    1、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描摹音乐的名篇。

    2、作者凭借丰富的艺术想象,采用一连串奇特的比喻,生动地描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技艺之精、曲调之美、感染力之强,也渗透了诗人对乐曲的感受和情思。

    3、此诗被誉为“摹写声音至文”。

    艺术特色

    构思独辟蹊径,以新奇取胜。

    1、仅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描摹乐曲本身,而用大量笔墨渲染乐曲的动人效果。

    2、诗歌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移情于物、已实写虚等,把抽象的听觉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颇富浪漫色彩。

    52、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乐府诗共12句,结构上顺序分明,分为三部分。

    前四句以汉武帝的身后事,感叹岁月易逝,人生难久。

    中间四句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悲戚形状。

    最后四句写出城后途中萧瑟悲凉的情景。

    思想内容

    1、这是李贺咏史诗的代表作,诗以金铜仙人临去汉宫时表达的亡国之殇。

    2、寄托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并为自己仕进无望、报国无门而深感悲凉。

    艺术特色

    1、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善于渲染悲剧气氛,创造出一个铜人辞汉的悲凉哀怨意境。

    秋风、马嘶、桂花、苔藓、酸风、明月、衰兰等景物都既具深秋特征又染上衰败凄恻的主观色彩。

    2、善用拟人手法。

    如汉月相伴,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尤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设想极为奇特。

    张籍江南多酒家,王建水边忧纤夫。

    居易大旱揭官宦,上阳白发悲宫女。

    长恨李杨生死隔,元稹悼妻百事哀。

    李凭中国弹箜篌,金铜仙人泪先流。

    晚唐诗人小李杜

    53、杜牧《过华清宫》

    杜牧,字牧之。有《樊川文集》。

    以济世之才自负,但处于晚唐衰世,怀抱难以施展,又不愿苟合取容,有时便纵情酒色,放浪形骸,因此作品中深广的忧愤与旖旎的风情并存。

    诗、赋、古文俱工,诗歌成就最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古体诗雄豪健峭,骨气遒劲;

    近体诗情致俊爽,风调清朗,七绝尤有远神逸韵。

    内容结构

    1、诗歌前两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色绮丽,宫殿宏伟,极有帝王气派,而千门万户,次第洞开,又使人想象将有什么大事发生。

    2、第三句推出描写的主体,“一奇红尘”和“妃子笑”两个似乎不相干的意象并置,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3、直到末句揭示其中联系,点名这不过是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的荒唐之举,贵妃的恃宠而骄,玄宗的荒淫失政,便都跃然纸上。

    4、而已前两句郑重其事的描写相对照,便增添了讽刺的辛辣意味。

    思想内容

    本诗选择“飞驰以进”这一关键史实,揭露唐玄宗为博取杨贵妃欢心而不惜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有力地鞭挞了帝王后妃的骄奢淫逸,堪称“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选取历史事实,揭露统治者的荒唐行径,具有借古讽今的意图。

    分析此诗将“一奇红尘”与“妃子笑”两个意象并置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一奇红尘妃子笑”举重若轻,实际上大有深意。

    南宋谢枋得《注解选唐诗》说:“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于道。”

    将这两个意象并置,点名这不过是满足一口一级口腹之欲的荒唐之举,批判贵妃的恃宠而骄,玄宗的荒淫失政,与前两句郑重其事地描写相对照,更增添了讽刺的意味。

    54、杜牧《早雁》

    这是一首咏物诗。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南侵,边地人民受尽侵扰,纷纷逃亡。

    杜牧当时担任黄州(湖北黄冈)刺史,闻讯之后,深为边地人民担忧,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他的关切与同情。

    思想内容:同情边地人民的遭遇,讽刺朝廷的麻木不仁。

    4、分析诗中运用的比兴象征手法(艺术特色、内容结构)

    整体运用比兴象征的手法抒情达意,表面上句句写早雁,实际上句句写难民。

    1、首联写大雁早早飞向南方,因受弓箭惊扰而四散飞逃,以此比喻边民惊恐万状,流离失所。

    2、颔联写大雁飞经都城长安,形单影只,冷寂苍凉,隐喻朝廷对百姓苦难麻木不仁,寄寓着诗人的讥讽。

    3、后两联设身处地为大雁着想:既然胡骑满地,春天也不能返回北方,那还不如暂留南方,安居潇湘。

    表面上句句叮嘱大雁,实际上是同情难民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

    55、李商隐《安定城楼》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有《李义山诗集》。

    一生困顿失意,有政治抱负,所作多抒发时代乱离、人生失意的感慨,有大量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情诗。

    艺术上兼长各体,七律成就尤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华丽,旨具幽深,耐人寻味,部分作品隐晦迷离,令人难以索解。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内容结构

    全诗文情跌宕,而脉理清晰。

    1、首联扣题,写楼之高景之远。

    2、颔联转入感叹身世,只述贾谊、王粲两位前贤遭遇,而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已和盘托出。

    3、颈联抒写抱负、境界阔大,表现出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堪称全篇警策,因而深得宋代王安石称赞,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

    4、尾联借庄子寓言表明自己敝屣利禄,正告某些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明诗中所用典故及其作用

    本片用典贴切而又灵活自如。

    贾生年少,王粲登楼,与作者处境和感情吻合。

    范蠡典故是暗用,如盐入水,不漏痕迹。鹓雏、鸱枭的典故对比鲜明,既有坦荡剖白。又有冷峻讥讽

    56、李商隐《无题》

    内容结构

    此诗追怀一次难忘的宴会。

    1、首句写宴会时间,叠用两“昨夜”,写出星光闪烁,春风骀荡,已见得追思不置。

    2、次句写宴会地点,在贵家后厅,“画楼”,“桂堂”,极为优美华贵,宴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有难忘之美人在(当是贵家的一位女子)。

    3、三、四两句写自己与美人形体不能相接,而心灵可以相应。

    4、五、六两句写宴会热烈场景,送钩射覆,虽隔座分曹,但目成心会,已。使诗人深深陶醉,故倍感酒暖灯红。

    5、没二句听鼓应官,走马兰台之际,追思昨夜,不禁怅然若失,顿起身若转蓬之感。恋情练琴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嗟叹交汇,使此诗在绮丽流动的风调之外增添了沉郁悲慨的感伤色彩。

    57、李商隐《锦瑟》

    这是一首作者自伤身世遭际的抒情诗。

    艺术特色

    1、诗中所用典故的原意及其象征意义。

    中间两联辞采斐然,联想丰富,连用四个典故又具有象征意义,读之令人心有所感,但又难以且也不必一一指实,提供了多方开发的可能,读者仅可以浮想联翩,玩味不尽。

    ①“庄生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往事如梦;

    ②“望帝名鹃”望帝是古代蜀国君主,失国死后化成杜鹃。借喻自己悲怀难诉,只能寄托于诗歌;

    ③“月明珠泪”借以感叹身处明世而被埋没的命运;

    ④“日暖玉烟”喻指自己的理想可望不可及。

    2、全诗将警策的立意与深奥的典实、华美的辞藻相互结合,形式上属对精工、声韵谐婉,堪称唐代七律的典范之作,也是义山诗“沉博绝丽”风格的代表作品。

    义山诗: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58、温庭筠《苏武庙》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世称温方城、温助教。有《温飞卿集》。

    温庭筠诗词并工,其诗工于体物,设色艳丽,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又“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对词的格律形式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成为花间词风的代表。

    3、以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花间词》收其词66首。

    内容结构

    1、首句从苏武和汉使会见的情景切入,写出其骤然见汉使时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反应,以“销魂”二字概括。

    次句由人及庙,渲染苏武庙苍古肃穆,为下文追思苏武事做铺垫。

    2、颔联上句写胡天月冷,望月思乡,下句写塞草凄迷,牧羊晚归,形象地表现了苏武19年幽禁生活的单调、孤寂、心悬故国、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

    3、颈联遥承首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流露出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

    4、尾联集中抒写苏武回国后对武帝的追悼。

    思想内容

    苏武坚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大义凌然,彪炳千秋。

    作者所处晚唐,国势衰颓,变故迭起,诗人弘扬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系故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这首诗因成功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的汉臣形象,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作。

    艺术特色

    1、巧对:颈联(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甲帐、丁年”巧对,向为诗评家所称。

    2、反衬:此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认为“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为跳脱。”

    从情感内涵来看,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

    一个历尽艰苦、白头归来的爱国志士,目睹物在人亡的情景,回想盛年初始情况,禁不住感叹唏嘘十分自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古文选(一)唐五代部分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ym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