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因国小民寡,民族结构复杂,与周边国家民族、宗教差异显著等特殊的国情,使其生存和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家各项政策注重实利和功用,教育有着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政府把教育作为实现政治、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重视发展教育,加大对教育的干预,在教育上实行双语制度、分流制度、并强化公民道德教育,使教育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了政治长期稳定、种族关系相对和谐,经济发展速度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并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我的新加坡教育研学之旅(二)——新加坡“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教育热点之鞭刑教育这两天我们在国立教育学院的课堂上,我们就充分感受到这种以追求最大效益的实用主义课堂的魅力。给我们授课的陆家祺先生在上课之前,把昨天我们每位校长想知道的教育问题精细地分成八大类:有培训、评估、分流、管理、改革等,还附下面的子问题。然后针对我们最感兴趣的与后面讲座内容不重复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答复,一时极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马上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因为这是我们自己想知道的。我们关注度最高的首先是新加坡的鞭刑教育。
陆家祺先生向我们介绍:当孩子严重违反校纪,在孩子明白自己是错误时,心理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在校长室私下鞭打、在班级、在礼堂公开鞭打。用鞭子打孩子的屁股,打不准打屁股以上部位。在处罚学生之前,校方必需通知学生的家长,详细地解释学生所犯的过错和决定处罚他的原因。有些学校甚至会获得家长的同意后才对学生执行体罚。学校认为与其在学校里宠坏孩子不如在学校里让孩子深刻懂得纪律的严肃性。陆先生最后也说,鞭打也是不得已的最后一招。
我的新加坡教育研学之旅(二)——新加坡“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教育热点之鞭刑教育这个问题都是我们这批校长们所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学生都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用新加坡的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这才是根本问题。
那么新加坡的学生犯了什么事情会被学校鞭刑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例如打架、抽烟、在测验或考试时作弊、流氓行为、破坏公物、对老师无礼、逃学/旷课等等。如果学生连续犯小过,比如经常迟到,也可能会被鞭打。一般上,校方处罚学生时往往会先采用其它方式,比如罚学生在放学后留下或者停学。如果学生又再犯错,不肯改过,校方才会以鞭打方式处罚他。有些学校使用记分制,学生每次犯规就记分,如果记分太多,就有可能会被鞭打。新加坡教育部建议校方在鞭打学生之前或之后让学生接受心理辅导。
新加坡的学校(尤其是中学)都有体罚制度,以鞭打严重犯校规的男生来维持纪律。只有男生可被体罚,体罚女生是不合法的。年龄介于6至19岁的男生只要严重地犯了校规都有可能被鞭打,但多数被鞭打的学生都是14至16岁的青少年。
我的新加坡教育研学之旅(二)——新加坡“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教育热点之鞭刑教育在新加坡学校体罚是很庄严、有仪式感的,和20世纪时英格兰学校体罚制度很相似。训导主任把一本书、簿子或文件夹塞进学生的裤腰,以防藤鞭不小心打中腰部,伤了肾脏和脊椎骨。学生把双手摆在桌面或椅子上,双腿伸直,向前俯身弯腰,伸出臀部。学生被鞭打后,臀部会出现轻微、肤浅的瘀伤和伤痕,过几天就痊愈了。
我觉得,新加坡体罚的作用就是震慑,让孩子从小就感到做错事,违反校纪校规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学校是可以用鞭刑惩罚的,让孩子从身体上的疼痛转化为心灵上的害怕。这样,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就会对法律法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从而转内化为行为上的约束和遵守,和对他人不良行为的监督和提醒。新加坡这个看似简单的体罚,实际上却包含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体罚教育的界定,仪式感的震慑,学生的心理疏导,家长的有效沟通,鞭打技术上的科学设置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鞭刑是一种国家层面教育部的规定,不是哪个学校,哪个教师的临时启意,这样,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度就高,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就小,体罚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好。新加坡把鞭刑教育程序化、科学化、合法化,操作起来就相对容易。学校里适用,在家里有些家长也纷纷效仿,得到了全社会的赞同和认可,于是就形成了良好的鞭刑氛围,认同感就强,这在样的社会教育氛围中,整体的实用效果就好。
在新加坡学校老师可以用鞭刑,而在我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规定,老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都是违法的。那么,我们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呢?
我的新加坡教育研学之旅(二)——新加坡“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教育热点之鞭刑教育
对学生不能体罚,但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戒权,也应该合理利用惩戒权。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掌握好惩戒的“度”,惩戒意味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虽然是一种特别的教育,但在本质上同期望、激励、表扬等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
我们学校对教育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探索,新加坡的体罚是由外而内的,是从肉体的疼痛转化为内心的畏惧,由畏惧而约束其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探索从我们中医上得到了启发。《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相对新加坡的西医做法,我们采取的是中医的理念即在行为之前预防发生。
我们认为等事情发生了,与其打学生,还不如在事前打打预防针。这个预防针从学生的心里入手,从细处着眼,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灵状态。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信赖的一位老师作为心灵导师,把自己在生活、学习、家庭、学校中的一些喜怒哀乐尽情向导师倾吐,写在专门的一本书上,这本书叫《心海扬帆》。老师定期翻阅或找学生谈话,及时发现、诊断、转化学生心中的烦恼、焦虑、忧郁、愤怒等情绪,必要时家长及时跟进,和家长一起努力让学生变得积极阳光,快乐健康,把一些未发生的不良事情及时化解、消散,师生融洽、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
我们学校经过老师和家长的持续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