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区货架到底要多少,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店主的重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2092/eff1d789a036d17a.jpg)
中岛区是主通道,也是主力商品重点做陈列的地方,它这里聚集了更多的客流、更多的促销、更多的热卖商品.…….所以说这个区域应该发挥更大的销售效能,但是我们的中岛区域到底要怎么样进行商品的陈列和布置?到底摆多少货架?怎么样去摆?跟商品跟促销跟其他体验有什么关系系怎么样去做?怎么样规划?这成了困扰很多店主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普遍而言,中岛区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1、中岛区货架普遍存在过长过多的问题。实际上是模仿大卖场的后遗症,我们现在中小微的些零售商,做各个品类专业店的,基本上可以看到它是三个或者更多的中岛货架连在一起,那么一个货架按1米2去算的话,也就是四米到六米甚至更长的距离。那么大卖场它的中岛货架连在一块有多长呢?它可能一般是五条以上,我见过最厉害的可能去到十多条,那么大卖场一条中岛货架的持续距离是多长呢?一般是在六米以上到八米十米,更长的我可能见过十大几米,那么我们这样模仿大卖场到底对不对?大卖场它有自己的一个核心特征
一来它的区域面积很大,一层都是上千平方,所以说它的通道也很宽,那么放在这样的比例里面去看的话,它并不算是说特别长是合适的。
二来从它的商品结构去看的话,因为你进入到这个区域里面,大卖场的商品是相对来说是仓储式的,存放是比较多的,所以说商品感、显得很有冲击力,但是我们的中小微的这些零售商和各个连锁零售商我们的面积没那那么大,我们的商品也不是仓储式的陈列,所以说这两个前提条件就搞错了,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个虎威就打不出来,那我们本意是什么?
我们这样去模仿本意是要看到更多的商品,结果你不仅没有看到更多的商品,还造成了这一类很长的货架,后面背面的货架甚至更远的背柜,他都看不见商品,你看到的商品更少,第二个一定要绕过去,通道少的不便利,很多人不愿意绕到货架的后面去,就減少了消费者的动线距离,这也是一个盲目模仿的后遗症,普遍过长过多的问题!
2、中岛区货架承载动线过于的直。货架摆放和商品摆放不够生动,区域就显的不够立体,我们简称这个就是呆板布局的一种症状,这种症状本身的想法是要齐整,消费者走起来舒服,但是这个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啊?就是商品不光显得货少,品类感很弱,人们不愿意停留,通过率倒是很高,但是它不停留,也没有见到很强烈的这种商品感,所以说这两个问题就直接把我们的中岛区的货架就拖入到一个非常基础的模仿的或者说是盲目摸索性的这么样一个状态,就造成了很多地方我不去、看到的商品类锐減、这个品类显的好像不是特别多,甚至有很多品类我看都看不到,通过率有的地方都不高不愿意去,停留率那就更低了,造成了很少的购买。
如何做中岛区货架的陈列和布局?有三个更棒的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