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来越忙碌的生活
我们从小就是在儒家文化中长大,从小就学《三字经》《弟子规》,笃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家长更是以“孟母三迁”为典范,不惜降低生活品质,只为了送孩子去一个好学校。全家人节衣缩食,只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才艺,以应对将来竞争更激烈的社会。更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更先进的教育下长大,不惜花费重金,送孩子出国留学……
面对极大的经济压力,父母们不得不拼命赚钱,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各种学习费用,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父母越来越忙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这样写道:“我们这个时代的祸因是浅薄。事事寻求立时的满足乃是一个核心问题。今天最迫切的需要不是要有大量聪明能干的人,或是大有恩赐的人,乃是有深度的人。就培养深度而言,最大的杀手就是匆匆忙忙这种毛病。”
在大城市的生活尤其忙碌,每人都行色匆匆,我们都缺乏耐心,甚至连几秒钟都不愿等。
2、忙碌带来的问题
父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偏执,仇视等不健康心理。
央视一档访谈节目《高墙内的女博士》曾引发热议:
2005年8月30日,美国拉斐特市警方在一停车场内,发现了一具被肢解成碎块的残尸。当时的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几乎只剩下了白骨。
随着调查进一步深入,一个可怕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陈丹蕾,正是杀害何磊的凶手!美国警方几乎可以肯定,是陈丹蕾开枪打死了丈夫并将其肢解,随后抛尸至停车场中。
是什么原因,让陈丹蕾竟然对朝夕相处的丈夫痛下杀手?
无独有偶,在中国留学圈,类似的案例不止一例。
2012年1月,就读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博士朱海洋因求爱不成,持刀杀害了女生杨欣。
2013年9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主攻拓扑学和三维几何的中国籍博士次永飞,残忍地用尖刀刺死了同样来自中国的前女友。
2014年9月,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就读本科的中国女留学生邵童突然失踪。数日后,邵童的尸体在一轿车后备箱被发现,死于窒息,而凶手正是她的男友李向南。
我没能仔细研究以上这些杀人的中国留学生从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出来,但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常偏执的极端个性,对另一半的占有和控制往往超乎常人,一旦求爱失败或感情破裂,为了将爱人“永远留在身边”,都会选择痛下杀手。
忙碌的父母什么时候最关心孩子?通常都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孩子们会错误的以为,唯有做错事,父母才会注意自己,因此而不知道改正错误。
据《贵州都市报》报道,一对15岁的孪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过严,竟将剧毒鼠药拌进稀饭中,最终将亲生父母双双毒死家中。这对忤逆姐妹在逃亡7天后被警方抓获。被抓获后二女交待了毒杀父母的全部过程。原来夫妇俩平时对女儿管教十分严格,引起了女儿强烈的逆反心理。今年两姐妹中考后均未考上重点高中,被父母严厉责骂。于是,二女策划并先后用煤气、鼠药两次杀害父母,因故未达到目的,最后,二女将6瓶“毒鼠强”放进稀饭中,终于将父母毒死,作案后,她们拿走家中存款及2000余元现金、两部手机,逃到一网友家躲藏。
事情始末,两个双胞胎孩子从小被寄养在姨姑家学习,到小学三年级时才跟父母同住。由于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几年,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无从谈起。
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让人悲哀的,也更让我们警醒,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
3、品格培养重于技能培训
在我的孩子同学中,大约90%的孩子都上了课外班,有学习舞蹈,音乐等才艺的,有学习球类,武术等健身的,也有学习语数外相关课程培训的,周末难得组织一次游玩,不是他上午有课,就是我下午有课,以至于从来没有哪次活动能够让所有人都参加。
当今的社会文化也不断地提醒家长,爱孩子就给孩子最好的,要买车,买房,买钢琴,总之就是花更多的钱,为孩子们购买更花哨的教育服务。好像孩子出去没法在人面前表演个什么才艺,就很没面子一样。
真的是这样么?
耶鲁大学2013年发布的调查发现,45%的中国留学生称自己有抑郁症状,29%的中国留学生报告了焦虑症状,远高于美国大学生13%的整体比例。此外,拥有大量中国留学生的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高校也发布了类似的报告。
去年年底,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博士的唐晓琳不幸身亡。唐晓琳自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课题是难度极高的RNA病毒方向。失联前,她曾透露过压力巨大,欲从金门大桥投河的念头。
2018年2月,36岁的伦敦国王学院博士生闫思宏在失踪数日后,遗体在一处公寓中发现。警方证实为“非异常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自杀),并称“死因无可疑”。
本身天之骄子,为什么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我觉得类似才艺等技能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取得成果。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女孩就读与杭州的公立学校,通过半年左右的新东方英语培训,就考取了较高的雅思成绩,通过了入学考试。但是面对困难考验时,这些技能完全不能带给孩子们任何帮助,真正起到作用的帮助来自于润物细无声的——品格的培养。
品格就像是大树的根基,平常我们看不到树根是什么样子,但暴风雨来临时,那些深深扎根的树几乎不会动摇,而那些才移植不久的树木常常是连根拔起。要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就要像种树一样,让它深深地扎根在地下,甚至很多年都看不到成效。但越是长时间的积累,越是能够让孩子们面对暴风雨时,在困难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希望我们为人父母者,能够不只注目于眼前的荣耀和光环,而是把目光放远一些。人生的路很长,孩子们人生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考名校,进全球500强工作,还有婚姻家庭,社会责任等待着他们,世界还等待着他们去改变。只有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坚定,更长远。
网友评论